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5小题)
1、生物圈位于地球的( )
A . 内部
B . 中部
C . 表面
D . 底部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
A . 动物
B . 植物
C . 阳光
D . 细菌、真菌
3、秋季大雁南飞说明哪种非生物因素对其的影响( )
A . 太阳
B . 温度
C . 水分
D . 空气
4、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④→②→①
5、以下是细胞中所含有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糖类 ④脂肪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③④⑤⑥
D . ②⑤⑥
6、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座山上的所有生物
B . 黄河中的鲤鱼
C . 一个池塘
D . 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
7、挤压番茄果实时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 )
A . 细胞质
B . 细胞核
C . 液泡
D . 细胞壁
8、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导致许多人患病.这一事例说明( )
A . 环境能影响生物
B . 环境能适应生物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能适应环境
9、一台显微镜,它有三个目镜分别为5×、10×、16×,两个物镜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
A . 50倍
B . 100倍
C . 400倍
D . 640倍
10、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农田生态系统
D . 城市生态系统
11、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后,在“农作物→害虫→小鸟→老鹰”食物链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 . 农作物
B . 害虫
C . 小鸟
D . 老鹰
12、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 . 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
C . 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 . 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13、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
①液泡②细胞核③细胞膜④叶绿体⑤细胞质⑥细胞壁(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④⑤⑥
14、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 . 温度
B . 湿度
C . 光
D . 土质
15、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若a是供卵细胞的母羊,b是供细胞核的母羊,c是代孕母羊,则培育出的小羊多莉性状像( )
A . a
B . b
C . c
D . a和b
16、智能机器人大胜围棋高手,但它不是生物,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标准?( )
A . 是否耗能
B . 能否运动
C . 能否说话
D . 能否生殖
17、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都是能运动的
1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的是(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 . 阳光
B . 湿度
C . 温度
D . 水分
19、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
A . 秋风扫落叶
B . 螳螂捕蝉
C . 草盛豆苗稀
D . 狐假虎威
2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
A . 草←野兔→狐狸
B . 阳光→嫩叶→钉螺→人→血吸虫
C . 草→野兔→狐狸
D . 树叶→蚯蚓→细菌和真菌
21、对图的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
A . 图中最少包含8条食物链
B .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含4种生物
C . 蛇和鹰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D . 蛇的多少只受鼠、青蛙和鹰的影响,与其它生物无关
22、使用显微镜时,我们一般要先分别观察目镜、物镜上的标识,读出它们的放大倍数。我们所观察的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 )
A . 目镜的放大倍数
B . 物镜的放大倍数
C . 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D . 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积
23、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的中央滴加( )
A . 清水
B . 0.9%的生理盐水
C . 1.0%的碘液
D . 不用加水
24、下列各项中,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的是( )
A . 观察
B . 呼吸
C . 运动
D . 空气
2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 . 食草昆虫
B . 食肉动物
C . 食草动物
D . 植物
26、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
A . 小猫吃鱼
B . 黄鼠狼吃鸡
C . 长颈鹿吃树叶
D . 松鼠吃蘑菇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 .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D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8、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D . 线粒体
29、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地球表面各种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 . 生物圈中的各生态系统都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都有联系的
C . 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到处都有生物生存
D .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看到的物象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位置,则需将玻片标本向哪一方向移动?( )
A . 左下方
B . 右上方
C . 左方
D . 下方
31、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研究题目最恰当的是(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 黄粉虫幼虫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20只 | 明亮 | 28℃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20只 | 阴暗 | 28℃ | 适宜 |
A .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B . 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生活的影响
C . 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D . 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32、细胞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结构是( )
A . 细胞膜
B . 液泡
C . 叶绿体
D . 线粒体
33、如果发生显微镜的视野中有一个污点,换成高倍镜后污点仍在原处,移动装片时,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位于( )
A . 目镜上
B . 镜筒中
C . 物镜上
D . 装片上
3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着( )
A . 目镜
B . 物镜
C . 反光镜
D . 载物台
35、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人
B .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 . 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实验桌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
D . 由于有细胞膜的阻隔,使细胞内外成为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
二、新添加的题型(共1小题)
1、如果你翻动庭院中的花盆,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 。
(2)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 |
1 |
2 |
0 |
2 |
黑暗 |
10 |
9 |
8 |
10 |
8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将上述数据取 。
(4)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 的结论。
(5)该实验的变量是 ,这种保证变量只有一个,其它条件都相同的的实验,叫做 。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据动植物细胞的模式图完成:
(1)植物细胞是 图,甲图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能将光能转化成 储存在有机物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化器是 ,e是 。
(2)若制作甲细胞的临时标本,应在载玻片上滴 ;若制作乙细胞的临时标本则应滴 。
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 ,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2)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 ,最后会导致草的数量会 。
(3)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生态系统的 。其中,鹰与蛇的关系是 和 关系。
3、如图为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9] 和[
12] 。
(2)图中与放大有关的光学结构是[4] 和[6] 。
(3)将有“p”的透明胶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4)在观察时,某同学已找到观察物,但不太清晰,为了更加清晰他应调节[8] 。
(5)甲同学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显微镜目镜为8x,物镜有10x和40x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
。
(6)当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细胞数量变
(选填多或少),视野变 (选填亮或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