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10月份)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涂在答题卡上.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共18小题)
1、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 .
卷尺
B .
游标卡尺
C .
螺旋测微器
D .
挂钟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 .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C . 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为声音
D . 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3、下列关于图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回声都能被人耳接收并准确分辨
B . 哨子音调变化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
C . 倒车雷达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
D . 该图反映的是一种噪声的波形图




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山
B . 船
C . 流水
D . 河岸
5、小华同学测量了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记录分别是24.82cm、24.81cm、24.28cm、24.81cm、24.83cm,则课本的长度为( )
A . 24.71cm
B . 24.83cm
C . 24.81cm
D . 24.82cm
6、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1cm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4km/h
C . 一位初二的学生呼吸一次约为1s
D . 长江长约6.3×103m
7、下列关于单位之间的换算过程或结果正确的是( )
A . 3.56m=3.56m×109nm=3.56×109nm
B . 3.56m=3.56nm×109m=3.56×109nm
C . 3.56m=3.56×109nm=3.56×109nm
D . 3.56m=3.56 nm×109=3.56×109nm
8、刻度尺的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 .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C . 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
D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10、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猎豹正在飞奔
B .
蜗牛正在缓慢爬行
C .
人从小到大身高变化
D .
地壳运动使珠峰高度变化




11、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 . 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
C . 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D . 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12、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B . 禁止广场舞活动
C .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D .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3、下列三幅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 . 音调和音色相同的是甲和乙
B . 响度和音色相同的是乙和丙
C . 甲、乙、丙音色和音调都相同
D . 甲、乙、丙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14、甲、乙两位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两同学出发后在第10s时相遇
B .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C . 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 . 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
15、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球从A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 . 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t
D . 小球通过B点时的瞬间速度为a/△t
16、由s﹣t图象可知,关于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 . v甲<v乙<v丙
B . v甲<v丙<v乙
C . v甲>v乙>v丙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7、在学校达标运动会上,小明百来测试时,前50m平均速度是8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6.3m/s。小明百米测试的平均速度为( )
A . 6.3m/s
B . 7.1m/s
C . 7.3m/s
D . 8.3m/s
18、声速测量器仪可测量声波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速度,使用时,将A、B两个声波采集器和发射器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声波发射器发出声波时,通过调节图中S的距离,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就会不同,声速测量仪器上的显示屏则能显示出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差,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单位为ms,(1ms=10﹣3s)。下图是声速测量仪器某次在教室里测量声速时的情景,其中S=34cm,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为1ms,下列对此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次测量声波先被A采集器接收到
B . 保持上图距离不变,测量声速时教室的温度为15℃,则A、B间的距离为102cm
C . 若声速增大,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会变小
D . 若声波发射器逐渐靠近A,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逐渐变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计46分)(共9小题)
1、
(1)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只有0.1mm,合 nm。
(2)如图1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
(3)图2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图3中停表的读数是 。
2、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
(2)如图所示,是因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空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 (运动/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是通过 传播而来,随着飞机运离听到的声音响度 (变大/不变/变小)。
3、
(1)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 运动和 运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是 。
(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同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甲相对于乙是向 运动。
4、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在进行丙图所示实验时,某同学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 。
(3)若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小明距离障碍物是 米。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并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小明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两个实验内容的探究,分别是:探究音调和 的关系、探究 和振幅的关系。
5、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这些声音是由 振动发出的,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用嘴对准瓶口吹,这些声音是由 振动发出的。
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1)在右图中画出甲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 (选填“甲“或“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车的速度是 m/s= km/h。
(3)乙车在前0﹣30s内平均速度大小是 m/s。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斜面较长且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 (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从而减少误差。
(2)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为了方便计时,还须在斜面上放置 ;
(3)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
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① |
② |
F |
铜 |
100 |
0.76 |
G |
钢 |
80 |
1.02 |
H |
尼龙 |
80 |
1.02 |
I |
尼龙 |
100 |
1.02 |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A、D、F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3 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请填上所缺数据① ② 。
(2)在研究一个物理量对某个现象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它物理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 ,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探究方法。
9、中俄两国海军将于2016年9月12日至19日,在广东湛江以东海空域举行代号为“海上联合﹣2016”的联合军事演习。假设在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以v2=20m/s的速度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2km时,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s,舰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发出的火花,同时发现受损敌舰仍然以速度v3继续逃跑,于是舰长立即发出了第二次攻击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又经过t2=30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求:
(1)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一次击中敌舰,我方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了50s,此过程中我方快艇运动的距离s1为多少米?敌舰以v2=20m/s的速度沿直线逃跑了50s,此过程中敌舰运动的距离s2为多少米?
(2)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一次击中敌舰,鱼雷运动的距离s3为多少米?鱼雷的速度v0为多少米每秒?
(3)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3为多少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