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20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 .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 .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2、下列电路元件符号(图)表示电铃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控制和减弱噪音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 在公路边种植树木 B . 安装双层玻璃窗 C . 在耳内塞棉花团 D . 开摩托车时加大油门
4、皮肤上有多种感受器,能感受不同的刺激,引起不同的感觉。下列感觉都属于皮肤感觉的是( )
A . 触觉、听觉和痛觉 B . 味觉、嗅觉和触觉 C . 压觉、痛觉和冷觉 D . 触觉、温度觉和视觉
5、下列事例中,属于固体振动发声的是( )
A . 吹笛子发出的声音 B . 电铃发出的声音 C . 潮水涨落发出的声音 D . 自行车爆胎发出的声音
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B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C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7、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 . 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接” C . 两表都不能将正负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 . 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8、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 . 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C . 带电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D . 电阻中有电流,两端一定有电压
9、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D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A . A和C B . A和B C . B和D D . C和D
10、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带正电,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则丙( )
A . 一定不带电 B . 带正电 C . 带负电 D .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11、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 . 倒立、缩小的虚像 B .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正立、缩小的虚像
12、下列关于眼的结构和视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瞳孔是靠巩膜来调节的 B . 视觉是在视网膜上产生的 C . 晶状体的曲度是靠睫状肌来调节的 D .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易患远视眼
13、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下列光路图中,能用来解释上述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14、如图所示,在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 , 当在行驶中(开关S闭合)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下列电路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15、如图为一只眼成像的示意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此眼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做的眼镜 B . 此眼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做的眼镜 C . 此眼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做的眼镜 D . 此眼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做的眼镜
16、某同学画出了如下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 )

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③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④只将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A . 只有②可行 B . ②和④都可行 C . ①和②都可行 D . ③和④都可行
18、将电阻R1与100欧的电阻并联后,它们的总电阻小于10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R1一定小于10欧 B . R1一定等于10欧 C . R1一定大于10欧 D . R1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9、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I-R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A .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这段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 C .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D . 电压一定时,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20、下列四个图中,电阻R0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图中不能测出Rx阻值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共6小题)

1、雨后初晴的晚上,路面上有许多小水坑。当我们迎着月光行走时,发暗处是      ;当背着月光行走时,发亮处是      (均选填“水坑”或“路面”)。
2、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如图)。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3、如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2)如图所示,近视眼患者正在看      (选填“近”或“远”)处的物体。
(3)某患者眼球结构完好无损,但却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4、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A点,水中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5、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电阻R的阻值为      Ω。

6、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的差值跟电阻R1两端电压的比值      (选填“大于1”、“等于1”或“小于1”)。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观察到两表示数之差从6V变到9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3A,则电阻R1=      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共3小题)

1、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1)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材料、横截面积、      、温度有关。
(2)实验时,同学们用如右图的实验装置分别把a、b、c、d四根金属丝接入电路A、B两点之间,探究情况如下表:

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灯泡亮度

a

铝丝

2

1

较亮

b

镍铬合金丝

2

0.5

最暗

c

铝丝

2

0.5

较暗

d

铝丝

1

1

最亮

当选用      (填序号)两根金属丝,可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

(3)如图的实验,可探究导体电阻与      的关系。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乙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cm处时,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动,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镜片,在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
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明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滑片P的位置为P1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最终应滑到位置P1      (选填“左边”或“右边”)。
(4)实验结束后,小明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明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30题6分,第31题4分,第32小题7分,第33小题9分,共26分)(共4小题)

1、小科同学在学过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后,对课本上“物体经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产生了怀疑.怀疑的依据是:她发现人离平面镜越近,看到的像越大;反之,人离平面镜越远,看到的像越小。
(1)请你帮助小科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她的想法是否正确。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2)小雨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什么?
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1=5Ω,R2=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源的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3、小洋和同学们通过暑期的勤工俭学为残疾人老王买了一辆电动轮椅。为了帮助老王正确使用,小洋研究了说明书,电动轮椅的原理简图如图所示。他了解到,操纵杆可操纵双刀双掷开关S以及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前推操纵杆时轮椅慢慢前进,继续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快速前进;后拉操纵杆时轮椅慢慢后退。蓄电池的电压U=24V(保持不变),R2是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

(1)原理图中双刀双掷开关S中间的连接物(深色部分)为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从原理图和以上描述可知,当开关接到      两个接线柱时,轮椅前进。
(3)当轮椅后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求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4、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是定值电阻,R2是规格为“20Ω3A”的滑动变阻器。图中正确连接有一个电压表(图中未画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b处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选用的量程乙图与丙图不同)。请分析计算:

(1)电压表并联在      两端;并说明理由      
(2)R1的阻值;
(3)电源电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