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 核外电子数
B . 中子数
C . 最外层电子数
D . 质子数
2、为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
A . 过滤
B . 蒸馏
C . 吸附
D . 静置沉淀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是( )
A . Cu
B . O2
C . H
D . H2O
4、下列仪器既不能加热又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A . 试管
B . 量筒
C . 烧杯
D . 锥形瓶
5、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燃烧得更旺
B . 燃着的木条熄灭
C . 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 . 无明显现象
6、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 酒精可用作燃料
B . 生石灰能用作干燥剂
C . 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D . 氧气可用于医疗救助
7、西兰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矿物质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很丰富,这里的“钙、磷、铁、钾、锌、锰”是指()
A . 原子
B . 离子
C . 元素
D . 分子
8、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 酒和醋的酿造
B . 钢铁生锈
C . 动植物的呼吸
D . 蔗糖溶解
9、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向量筒中倾倒溶液
B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




10、某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54
B . 38
C . 36
D . 34
1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B .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C .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 镁+氧气
氧化镁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 . 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1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①禁止使用煤和石油;②节约用纸,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③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④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⑤禁止在城市内燃放烟花爆竹;⑥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其中正确的做法有()
A . ①②④⑥
B . ②④⑤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③④⑤⑥
14、小明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了,你认为下列哪些原因会导致试管炸裂()
①试管外壁有水
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③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的水
④试管中的水超过了试管容积的
⑤试管底部接触到了酒精灯的灯芯
A .
B .
C .
D .




15、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氧分子O4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O2和O4放到一起是纯净物
B . 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 . O2和O4是两种分子
D . O2和O4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镁原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3)硫离子 。
(4)m个铝离子 。
2、现有:①液氧;②液态空气;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锰;⑤石灰水;⑥氯酸钾;⑦铁粉;⑧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
3、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某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粒子A、B、C、D中,属于阳离子是 (填写离子符号);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3)B,C,D中与A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4、“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用所学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来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干得快,说明 ;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则不能,说明 ;
(3)用体温计测体温,体温计中汞柱上升,说明 ;
(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
5、请写出水在下列实验中的作用:
(1)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 。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瓶底装少量水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
(4)通电分解水验证水的组成实验 。
6、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4的镁原子的质量为 kg;一个质量为2.325×10-26kg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A物质在一定条件分解成B、C两种物质,将点燃的硫放在B中,则燃烧得更旺,且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A在常温下是液态物质。
(1)B物质是 ,用途是 。
(2)D物质是 。
(3)“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B、C两种物质”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2013年邵阳市初中毕业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试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小波准备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若要除去其中的异味,应用 (填名称).
(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在生活中,要想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方法是 .
2、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前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 。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写名称,下同),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 。
(4)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
(5)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 ,证明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操作中,发现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造成体积比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3、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知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 ;② 。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依据是 ;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请从以上装置图中选出相关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
4、如图1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看,此现象说明 。
(3)小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4)与图2课本中装置相比,用图1的装置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其优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