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1、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 . 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 . 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 . 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 .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2、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 . 鞭炮爆炸发声 B . 蜡烛燃烧发光 C . 煤燃烧火力发电 D . 电水壶通电放热
3、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A . 均为物理变化 B . 均为化学变化 C .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 .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4、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 . 中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 C . 中紫外灯照射,消毒杀菌    D . 上述操作获得的直饮水为纯净物
5、“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古代就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谷物酿酒 B . 纺纱织布 C . 烧制瓷器 D . 冶炼青铜
6、下图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
A . 晾衣服 B . 装纱窗 C . 捞饺子 D . 沥茶水
7、下列各图所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取少量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闻气体气味
8、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李同学将取出后未用完的红磷放回原瓶 B . 小明同学品尝了实验室中贴有“蔗糖”标签的药品,表示味道很甜 C . 小王同学将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 D . 因某固体药品的用量未指明,小白同学取了盖满试管底部的该药品
9、淡水资源缺乏,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防治水的污染.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10、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是什么原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事实证据 D . 制订计划
11、据报道,天津812爆炸事故现场有剧毒物氰化钠库存,则氰化钠的外包装应有下列哪种标志(  )
A . B . C . D .
12、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 .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 .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13、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14、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 瓶中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 . 实验过程中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C .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D . 蜡烛熄灭原因是瓶内没有了氧气
15、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凝胶冰”是纯净物 B . “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 “气凝胶冰”与水的分子构成不同 D . 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16、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A . 沉淀 B . 过滤 C . 消毒 D . 蒸馏
17、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B . 这个过程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 C . 该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 . 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18、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 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 B . 一个由固体变成气体,一个由固体变成液体 C . 一个是放热,一个是吸热 D . 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
19、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卫星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下列课题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编写卫星追踪程序 B . 合成制造卫星和材料 C . 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 D . 选择卫星发射升空的最佳时间
20、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剧烈燃烧 B . 耀眼的白光 C . 生成白色氧化镁 D . 放出大量的热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6分)(共3小题)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物质分类的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果.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质间常存在如下三种(如图所示)

(1)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上述关系的      关系。
(2)有以下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人呼出的气体③啤酒④液氧⑤二氧化碳⑥医用75%的酒精⑦冰水混合物⑧氯化钾.请用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2、认识常用化学仪器,了解仪器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前提。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D      
(2)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回答:

①能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       。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3、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如图3是小明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写出图3中存在的明显错误:①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      
(5)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步骤是       。图2所示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写出仪器名称:b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4分)(共2小题)

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资料信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图Ⅰ中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分子       。
(2)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n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①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②由图Ⅱ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2、碳铵哪儿去了?

资料信息:

A.碳铵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铵,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常用于检验氨气实验

(1)知识和技能储备

将粉末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方法是        。

(2)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碳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做出假设:

①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铵蒸汽,发生了      变化。

②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的物质,发生了      变化。

(3)收集证据:(填写一下空的表格)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

      生成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酚酞试纸变红

酚酞试纸变红

      生成

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4)获得结论:       。
(5)交流评价:

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①仅仅通过碳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铵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是否严密?原因是什么?        

②若碳铵加热有二氧化碳生成,能不能根据“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判断碳铵加热属于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③碳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根据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在使用和储存碳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新泰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