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数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 40°
B . 100°
C . 40°或100°
D . 70°或50°
2、
如图所示,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cm2 . 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则与三角形PBC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是( )
A .
B .
C .
D .




3、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 BC于点D , E . 若△ABC的周长为22,BE=4,则△ABD的周长为( )
A . 14
B . 18
C . 20
D . 26
4、已知如图:△ABC中,AB=AC , BE=CD , BD=CF , 则∠EDF=( )
A . 2∠A
B . 90°﹣2∠A
C . 90°﹣∠A
D . 90°﹣
∠A

5、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D.若CE=a,BF=b,EF=c,则AD的长为( )
A . a+c
B . b+c
C . a﹣b+c
D . a+b﹣c
6、在下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5)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 (3,5)
B . (3,-5)
C . (-3,5)
D . (-3,-5)
8、如图,在△ABC 中,∠BAC=72°,∠C=36°,∠BAC 的平分线 AD 交 BC 于 D, 则图中有等腰三角形( )
A . 0 个
B . 1 个
C . 2 个
D . 3 个
9、如图,在△ABC中,∠C=40°,将△ABC沿着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 )
A . 40°
B . 80°
C . 90°
D . 140°
10、如图,∠A+∠B+∠C+∠D+∠E+∠F的度数为( )
A . 180°
B . 270°
C . 360°
D . 720°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若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则m+n=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8,那么它的周长是 .
3、如图,已知点A(a,b),0是原点,OA=OA1 , OA⊥OA1 , 则点A1的坐标是 .
4、如图,在
中,CM平分
交AB于点M,过点M作
交AC于点N,且MN平分
,若
,则BC的长为 .





5、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6,8,10,△DEF的三边分别是6,6x-4,4x+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的值为 .
6、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MN的长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已知:在△ABC中,∠ACB=90°,点P是线段AC上一点,过点A作AB的垂线,交BP的延长线于点M,MN⊥AC于点N,PQ⊥AB于点Q,AQ=MN.
求证:
(1)△APM是等腰三角形;
(2)PC=AN.
2、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B=FD,证明△ABC≌△FDE.
3、如图,在钝角△ABC中.
(1)作钝角△ABC的高AM,CN;
(2)若CN=3,AM=6,求BC与AB之比.
4、如图所示的“钻石”型网格(由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其中已经涂黑了3个小三角形(阴影部分表示),请你分别在甲、乙、丙三个图中涂黑一个小三角形,使它与阴影部分合起来所构成的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5、如图,在△ABC中,AD,BE分别是∠BAC,∠ABC的角平分线.
(1)若∠C=70°,∠BAC=60°,则∠BED的度数是 ;若∠BED=50°,则∠C的度数是 .
(2)探究∠BED与∠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6、“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准备制作一组三角形,记这些三角形分别为
,用记号
表示一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如(2,4,4)表示边长分别为2,4,4个单位长度的一个三角形.


(1)若这些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为大于0且小于3的整数个单位长度,请用记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角形;
(2)如图,
是
的中线,线段
的长度分别为2个,6个单位长度,且线段
的长度为整数个单位长度,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
.








①求 的长度;
②请直接用记号表示 .
7、如图,△ABC中,∠ACB=90°,以AC为边在△ABC外作等边三角形ACD,过点D作AC的垂线,垂足为F,与AB相交于点E,连接CE.
(1)证明:AE=CE=BE;
(2)若DA⊥AB,BC=6,P是直线DE上的一点.则当P在何处时,PB+PC最小,并求出此时PB+PC的值.
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m,0)、B(0,n),m、n满足(m-n)2+|m-
|=0.C为AB的中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D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且PO=PD,DE⊥AB于E.

(1)求∠OAB的度数;
(2)设AB=4,当点P运动时,PE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PE的值;
(3)设AB=4,若∠OPD=45°,求点D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