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B .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C .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 .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A . 空气
B . 氧气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3、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O
B . Fe
C . N2
D . CO
4、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已成舟
B . 花香四溢
C . 烛炬成灰
D . 滴水成冰
6、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矿泉水
B . 空气
C . 蒸馏水
D . 加碘盐
7、在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B .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 .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9、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离子
D . 元素
10、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 . 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B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D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
A . H、O、C、N
B . O、Si、Al、Fe
C . N、O、C、H
D . Si、O、Fe、Al
1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 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
B . 原子核质子数不同
C .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D .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4、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许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其中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
A . 89
B . 26
C . 126
D . 63
15、锰酸钾(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7
B . +7
C . +6
D . ﹣6
1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C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A . 铁丝
B . 红磷
C . 硫磺
D . 木炭
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药品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bacdfe
B . abcdef
C . bacdef
D . abcdfe
19、油锅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方法是( )
A . 向锅里泼水
B . 端下油锅
C . 盖上锅盖
D . 向锅里撒沙土
20、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8克
C . 葡萄糖是氧化物
D . 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12个水分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或书写化学符号。
2个氢原子 ;Mg2+ ;2个水分子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高锰酸钾 。
2、现有:①氧气 ②空气③五氧化二磷 ④铁 ⑤高锰酸钾 ⑥冰水共存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是 ;单质的有 ;化合物的有 ;氧化物的有 。(填序号)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红磷燃烧: ( )
(2)铁丝燃烧: ( )
(3)过氧化氢分解: ( )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有A,B,C,D 四种物质,已知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黑色固体B在A中能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气体C,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4/5.试推断:
A是 B是 C是 D是 。(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为探究燃烧的条件,特别设计如下的实验,在烧杯中倒入开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如图所示。(红磷的着火点240℃左右,白磷的着火点40℃左右),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发生的现象:A处 ;B处 ;C处 。
(2)由上述实验可总结出燃烧具备的条件是 、 和 。
(3)反之,灭火的方法是 、 、 。
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反应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为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发生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氧气的检验方法是 。
(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试管口稍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 ,然后再 ,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而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求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结果保留整数)
2、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 , 根据化学式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