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东周 D . 春秋
3、历史上称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为(    )

A . 贞观之治 B . 文景之治 C . 开皇之治 D . 开元盛世
4、今年暑假,小明同学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他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应该去什么地址(    )
A . 云南元谋 B . 西安半坡 C . 浙江河姆渡 D . 北京周口店
5、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开始使用天然火的是(    )
A . 元谋人 B . 蓝田人 C . 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
6、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自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
A . 北京原始居民 B . 半坡原始居民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大汶口原始居民
7、决定原始农耕时代形成农作物种植。南稻北粟”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 B . 生产工具 C . 劳动技术 D . 生活习惯
8、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
A . 黄河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黄淮平源 D . 黄土高原
9、国父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
A . 宽厚待人的舜 B . 克己爱民的尧 C . 人文初祖黄帝 D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10、七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让小红做班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小明做班长,同学们感叹:这是___________的再现啊!(    )
A . 王位世袭 B . 禅让制 C . 推恩令 D . 大一统
11、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当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人,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他是(    )
A . B . 炎帝 C . D .
12、2019年4月5日举行的轩辕黄帝公祭典礼,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下列人物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 . B . C . D . 炎帝
13、海外华人常自豪她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14、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指(    )
A . 编钟 B .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 . 四羊方尊 D . 司母戊鼎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商朝 D . 汉朝
16、“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灵渠 B . 郑国渠 C . 白渠 D . 都江堰
17、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 . 西周 B . 秦朝 C . 汉朝 D . 唐朝
18、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 . 刘邦起义 B . 黄巾军起义 C . 项羽起义 D . 陈胜、吴广起义
19、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的皇帝是(    )
A . 刘邦 B . 汉文帝 C . 刘秀 D . 汉景帝
20、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 发展经济 B . 奖励生产 C . 巩固统治 D . 与民生息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共60分)(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通大川。决壅塞,凿农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指是什么人的什么事迹?
(2)他治水时总结教训,采取什么方法终于解除了水患?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4)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这句话中的“轩辕”是指谁?他和谁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平定蚩尤乱”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哪一个战役?
(3)材料中轩辕有哪一项重大发明,是什么?
(4)除了材料所述,轩辕还有哪些贡献?请举一例。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率定变法三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
4、阅读下列材料:

秦王摄政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纷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他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

……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战国时期的形势,指出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措施
政治
经济
交通
文化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