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多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 会不会说话
B . 能不能直立行走
C . 会不会制造工具
D . 会不会使用工具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 )
A . 桀
B . 汤
C . 纣
D . 厉王
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
A . 商朝
B . 春秋时期
C . 战国时期
D . 西汉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
A . 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B . 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C . 出兵直接铲除了各诸侯国
D .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 )
①造旅游景点②防洪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
A . 实施结果
B . 实施过程
C . 实施目的
D . 实施背景
7、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
A . 原始社会后期
B . 夏、商、西周
C . 夏朝
D . 西周
8、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韩非
9、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 . 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侯
C . 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 .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10、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 )
A . 周文王
B . 周武王
C . 周厉王
D . 周幽王
1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 . 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 . 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 . 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 . 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2、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 )
A . 水稻、棉花
B . 水稻、粟
C . 水稻、玉米
D . 粟、烟草
13、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你认为当时记载这一天文现象的文字应该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铭文
D . 大篆
14、我国境内目前己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
A . 300万年
B . 200万年
C . 170万年
D . 70~20万年
15、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
A . 淮河流域
B . 黄河流域
C . 长江流域
D . 珠江流域
1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B . 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 .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D . 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17、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A . 齐桓公
B . 周武王
C . 晋文公
D . 楚庄王
18、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B .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 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
D . 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19、下列各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 . 齐国
B . 楚国
C . 晋国
D . 燕国
20、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 马陵之战
B . 桂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巨鹿之战
2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诸侯国,主要原因是( )
A . 铁制农具的使用
B . 实行商鞅变法
C . 牛耕的推广
D .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22、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 .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 .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23、“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哪一工程的评价( )
A . 都江堰
B . 长城
C . 大运河
D . 灵渠
24、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韩非
B . 老子
C . 孔子
D . 墨子
25、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
A . 竹简
B . 青铜器
C . 纸
D . 丝帛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共5小题)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5、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 他主张”无为而治”。
三、历史诊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每小题2分,共10分)(共5小题)
1、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A . 正确
B . 错误
2、我国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做推举制。
A . 正确
B . 错误
3、秦始皇正在竹木简上用小篆批阅奏折。
A . 正确
B . 错误
4、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A . 正确
B . 错误
5、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商鞅变法,说明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
A . 正确
B . 错误
四、材料解析题:(20分)(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起止时间?有何意义?
五、简答题:(10分)(共1小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请回答:
(1)孔子是哪一学派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部著作里?
(2)孔子作为伟大教育家,在教育上的什么做法,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请你列举一条他的教育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