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 . 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 D . 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
2、下列各组药品不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
A . Fe、ZnSO4溶液、CuSO4溶液 B . Zn、Cu、稀H2SO4溶液 C . Zn、Cu、MgSO4溶液 D . Zn、Cu、FeSO4溶液
3、乳化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常见,下列常用的清洗方法中,用到乳化作用的是(   )
A . 用洗洁精除去盘子上的油脂 B . 用清水洗手 C . 用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泥渍 D . 用汽油擦去油渍
4、将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温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 . 溶质质量 B . 溶液质量 C . 溶剂质量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
5、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有两种 B . 质量减少 C . 原子总数减少 D . 分子总数减少
6、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   )
A . 速率加快,生成氧气量不变 B . 速率加快,生成氧气增多 C .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 . 不生成氧气
7、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 . 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 . 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 . 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8、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横坐标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符合实际的是(   )
A . B . C . D .
9、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 . 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 B . 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填充气 C . 氧气可供给呼吸 D . 二氧化碳可用于植物光合作用
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七步,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里物质加热;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

④装入药品并固定; 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A . ②③④①⑤⑥⑦ B . ②③④①⑤⑦⑥ C . ③②④①⑤⑦⑥ D . ③②④①⑤⑥⑦
11、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制取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收集 C . 图片_x0020_100003 验满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性质
12、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有害气体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 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溅落融熔物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 何时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13、两位美国科学家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碘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 C . 碘单质的化学式是1 D . 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2

1

16

16

反应后质量

17

m

6

11

A . 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 . 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 D . 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
15、现有反应: ,已知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3,现将17gA,与一定质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0gC,则该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 . 40:27 B . 16:9 C . 5:6 D . 31:18
16、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放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 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C . 使用乙醇汽油会减少 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 . 用玉米、高粱的籽粒经发醇可制得乙醇,乙醇是绿色能源
17、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328578855

A . a,b管中铁钉都会生锈 B . 该实验证明铁锈蚀与空气无关 C . L端与R端液面高度最终不能保持一致 D . 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差一定会加大
18、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 . 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19、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 清洁能源:氢气、太阳能、汽油 B . 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 C . 氧化物:干冰、水蒸气、酒精 D . 合金:生铁、青铜、硬铝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客观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品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在压强不变时,气体的体积热胀冷缩

分子之间的间隔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C

用墨绘制的字能长久保存而不褪色

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
2、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碳酸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个亚铁离子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是      

3、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填序号 . (1)
A . 蒸馏水       B . 河水       C . 自来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4、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 ℃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选填“>”“<”或“=”)
(2)在20 ℃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是      g。
(3)取乙进行如图实验,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5、 国家宝藏 是央视于2017年底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节目中展示了大量中华瑰宝,其中有大量金属材料。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 填序号,下同 。 (1)
A . 越王勾践剑 B . 曾侯乙编钟 C . 洛神赋图 D . “瓷母”釉彩大瓶
(2)越王勾践剑因剑身镀有含铬金属而千年不变形、不生锈,镀铬的作用有______ (2)
A . 隔绝空气 B . 增强硬度 C . 增强导热性 D . 提高耐磨性
(3)皿天全方罍堪称是“方罍之王”,是古代青铜器的一种,青铜是由铜与锡 制成的合金。现有铜丝和锡丝,下列能探究二者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试剂有______ (3)
A . 稀盐酸 B . 硫酸铜溶液 C . 硝酸银溶液 D . 氯化镁溶液
(4)铝是近几十年来应用仅次于钢的金属。将一定量的铝条投入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物质名称 写出该过程中首先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图1 图2

(1)共制取氢气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H是初中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图片_x0020_1288312297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E      ,G      ,H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F在生活中的用途:      

六、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

图片_x0020_1574565134

(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气体收集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检查装置 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室用装置 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是      
(3)用装置 制取氧气,加热药品后看到      时收集气体,以免收集到的气体中混有较多的空气。当看到      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结束实验时应该先            ,以免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而使试管炸裂。
(4)用装置 制取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5)用装置 制氧气时收集到的氧气呈浅红色的原因是      
2、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进行实验一时,老师指导同学们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几分钟后再放入铁钉。镁带的作用是      
(2)大多数同学都观察到了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工业上用锈烛的废旧铁制品可以回炉炼铁,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生活中人们对废旧金属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       写一种 。生活中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       写一种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同学们在学习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老师强调:“金属K、Ca、Na必须除外”,小兵对此进行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中发现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同时有固体物质出现在容器底部。
(1)(探究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氧气(2)二氧化硫(3)氢气

小军认为不可能是       填数字序号 ,理由是      

(2)(查阅资料)

钠与冷水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化学方程式为

难溶性碱通常遇热时会分解,如:

(实验与事实)小兵用产生的气体吹肥皂液,发现气泡上升,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气泡燃烧。

(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与事实可得,产生的气体是

(探究二)反应中产生的固体是什么呢?

小军将固体物质取出少许,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现沉淀      ,他确定该固体物质中不含有单质铜。

(3)小军、小兵将剩余固体物质过滤后,仔细观察,发现固体呈蓝色,并含有少量黑色物质。于是他们根据现有知识,再结合(查阅资料),大胆推测:蓝色物质可能是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继续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与结论)产生的固体物质中含有氢氧化铜和      

(反思与拓展)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时,一般       填“选择”或“不选择” 活动性非常强的金属与另外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