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下列各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 . B . 双氧水 C . 空气 D . 二氧化碳
2、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能含有氢元素 B . 可能含有氧元素 C . 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 . X是一种氧化物
3、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水绿盐城”不吻合的是(   )
A . 植树种草 B . 就地焚烧垃圾 C . 节能减排 D .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4、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
A . 用口杯接水刷牙 B . 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 . 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
5、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
A . 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B .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C . 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 D . 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6、6000 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40 L的钢瓶中,由此说明(   )
A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分子体积很小 C .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 分子间有间隔
7、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8、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春天花朵瓣成花瓣 B .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 .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 .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9、下列名称中有“水”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矿泉水 B . 肥皂水 C . 蒸馏水 D . 自来水
10、最早通过定量实验测定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 . 道尔顿 B . 门捷列夫 C . 拉瓦锡 D . 阿伏加德罗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熄灭酒精灯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倾倒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称量固体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检查气密性
12、加磷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元素
1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 .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约为0.03% C . 稀有气体的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4、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3个氢气分子的是()
A . B . C . D .
15、下列气体均未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一组是()
A . CO2 , N2 B . SO2 , CO C . NO2 , O2 D . NO2 , SO2
1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B .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7、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质子数为12 C . 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 D . 核外电子数为24.31
1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 鱼、虾可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19、下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净水器能降低水的硬度 B . 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化合物 C . 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 D . 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
20、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710372405

A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 . 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21、居里夫妇 年从几吨铀盐废料中提炼出 镭.镭具有放射性,镭原子会分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 个中子、 个电子的氦原子,并放出放射能.试推测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A . B . C . D .
22、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 D . 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2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 . W可能是单质 B . Y可能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铜原子      
(2)4个硫酸根离子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4)氦气      
2、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甲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A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2)小明模仿甲图构建了NH4NO3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乙图),则乙图中表示氮元素的是      。(选填“A”“B”“C”)
3、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94843022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      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      周期,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将干燥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16g放到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量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2g.

(1)求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
(3)从性质和变化角度看:水通电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正极产生5mL气体时,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      
(4)从水的重要性来看,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请你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节水措施      
3、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3过滤

(1)图1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作用是      
(2)图2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 ,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3)图3操作中玻璃棒起      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H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F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图片_x0020_1866300462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G      
(2)上述四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反应①中MnO2所起的作用是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886131182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可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其原因是      ;还可以用于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      (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
(3)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      
(4)现有如下资料:

①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制取N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2、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93177363

(1)首先,由      (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然后,由      (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老师在课堂上做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大家观察到热水中的品红扩散速率更快.因此大家认为品红扩散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有同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品红扩散的速率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假设)还可能与品红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扩散越快.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分析推理、获取结论)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