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二年级上册 第4课山行 同步测试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共1小题)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千嶂      里   燕      然   独倚          衡      

      城    乡魂          石径      

二、下列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共1小题)

1、下列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衡阳燕去无留意。             

四面边生连角起。             

山应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晴,更在斜阳外。            

三、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共1小题)

1、解释划线的词的意思。

(1)人不 , 将军白发征夫泪。

寐:      

(2)乡魂。

黯:      

(3)明月楼高独倚。

休:      

四、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共1小题)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从容地mài      进考场,自信地面对试卷,chén      着冷静地答题,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语言表达训练(共2小题)

1、语言表达训练

(1)《山行》中“白云生处有人家”改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可以吗,为什么?

(2)范仲淹《渔家傲》描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范仲淹《苏幕遮》主要抒发了什么情绪?

2、对《送元二使安西》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 诗的一、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浥”是润湿的意思。 B . “西出阳关无故人”,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别后无人相伴、寂寞孤独生活的牵挂。 C . 这首诗先抒情,后写景,情景交融,情真意切。 D . 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淡淡的忧郁之情。

六、课内同步阅读(共1小题)

1、课内同步阅读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释下列词语。

远上:          寒山:          石径:          斜:          白云生处:      

爱:          枫林晚:          霜叶:          二月花: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七、课外拓展阅读(共2小题)

1、课外拓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

(1)
A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

(2)
A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2、课外拓展阅读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二年级上册 第4课山行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