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校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2018年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所示的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守恒 B . 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守恒 C . 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 D . 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
2、现代衣业利用喷药无人机喷酒农药,安全又高效,如图所示,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酒农药。此过程中,喷药无人机的(    )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C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3、如图甲所示,是建设罗泊湾大桥时使用的起吊装置(图中未画出)的钢缆绳拉着实心圆柱体A在距江面某一高度处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情景。A在下降到江底之前,始终保持0.1m/s的速度不变。如图乙所示是A下降到江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江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g取10N/kg)。则(   )

A . A从开始下降直到江面的过程中,钢缆绳对A做的功为5×104J B . A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为5×103W C . A的密度为1.6×103kg/m3 D . A下降到水平的江底,卸下钢缆绳后,A对江底的压强为5×103 Pa
4、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 B . 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 C . 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 D . 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12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5N,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以上信息不能求解的物理量是(    )

A . 拉力的功率 B . 动滑轮的重力 C . 滑轮组的额外功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如图所示,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在水平位置,此时(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 . 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 . 两个小孩的质量一定相等 D . 两个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一定相等
7、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 , 功率分别为P1、P2 , 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   )

图片_x0020_1423113448

A . F1<F2 , P1=P2 B . F1>F2 , P1>P2 C . F1=F2 , P1=P2 D . F1<F2 , P1<P2
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组装器材时,先固定上面铁圈的高度 B . 升高相同的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C . a液体的比热容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 D . 必须控制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相等
9、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5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前拉动了lm,拉力F大小为1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W B . 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4m C .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50J D . 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6N
10、如图为吸盘式挂杆,将吸盘压在瓷砖上排尽其中的空气,挂杆就能被固定在瓷砖上,挂有平底锅的挂钩沿光滑水平横杆从P点开始向吸盘B移动,若吸盘与横杆的重力、吸盘大小均忽略不计,设挂钩与吸盘A的距离为L,则吸盘B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与L的关系图象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如图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图,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坡度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列车无动力滑行进站时将      能转化为      能储存起来,此过程中机械能总量      

2、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      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3、如图为吊装工具示意图,物体M为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OA:OB=1:2,每个滑轮重100N.当重为700N的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N,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      N. (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

4、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若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则降低的温度之比为      
5、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木块相连。推动木块压缩弹簧,其左端至A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5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J,则木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      J.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能位于      (选填:“B“、“C”或“D”)点。

图片_x0020_2041466495

6、烧杯中装入500g、温度为10℃的水,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至水温上升到60℃,水的内能增加了      J.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 ,物块G重30N, ,在B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的大小为      N;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仅将拉力F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在转至虚线 所示位置的过程中,拉力大小将      ,在转至虚线 所示位置时,拉力与物重的大小关系为F      G

图片_x0020_1232885537

8、小丽同学用水平力F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重100N的A物体4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80cm,物体B重50N(物体B与A始终接触),此过程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滑轮移动的速度为      m/s,物体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      (选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或“为零”),水平拉力F为      N,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      W。

图片_x0020_1613559452

9、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20cm,G1是边长为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B=10cm时,绳子的拉力为      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5cm/s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      s后,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

图片_x0020_135931060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能绕O点转动.请在杠杆中的A端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23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

图片_x0020_100026

3、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图片_x0020_43781589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小华等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32

实验

次数

钩码重力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2

0.1

1.39

0.2

72%

2

2

0.1

0.90

0.3

74%

3

4

0.1

1.51

0.3

88%

4

4

0.1

1.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华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问表中①的值为      ;②的值为      
(4)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5)对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略小于第2次实验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2、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杠杆质量分布均匀,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图片_x0020_100033 图片_x0020_100034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      调节.调节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的钩码      个.若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格,那么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将会下沉.
(2)实验中小明发现用图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但老师建议不宜采用这种方式,其主要原因为_____. (2)
A .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 . 不方便测量力臂 C .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 . 杠杆受力不平衡
(3)完成实验后小明突发奇想,想利用该杠杆(重心始终位于O点)制作一个可以直接测量质量的“杆秤”.

①如图丙所示,以杠杆上的A点为支点,当在C位置挂3个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刚好平衡,则该杠杆的质量      g.然后小明将C位置的3个钩码取下,挂到右侧作为“秤砣”.

②为了将该“杆秤”的零刻度线标在A位置处,小明应在图丙C位置处装配一质量为      g的吊盘.

③接着小明在图丁的D位置标记上该“杆秤”能测的最大质量      g,并将其它质量数均匀标记在AD之间的刻度线上,完成“杆秤”的制作.

④小红用小明制作好的“杆秤”测一物体的质量,不留意只将两个钩码作为“秤砣”来使用,则小红的测量结果会      (选填“偏小”、“依然准确”或“偏大”).

3、铁板文蛤是南通的特色佳肴,由文蛤、佐料放在经加热发烫的铁板上制作而成.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餐馆会尽量选择热容量大的炊具.热容量的定义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查阅资料知道:物体的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由此同学们对相同体积物体的热容量作如下猜想:

猜想1:物体的质量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

猜想2: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

同学们先用图甲所示装置,将体积相同的四个不同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示数如图乙.将四个金属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快速放入四个相同的保温杯中,杯中盛有质量和初温(约20℃)均相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出保温杯内水的末温,收集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图片_x0020_100036

金属块

质量m/g

比热容c/J(kg•℃)-1

末温(℃)

565

1.3×103

34.3

445

0.39×103

47.2

395

0.46×103

48.1

135

0.88×103

40.9

(1)安装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夹      (选填“A”或“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      ℃.
(2)由表中数据可知: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吸收热量最多的是放入了金属      的杯中的水;热容量最大的是      金属块.
(3)分析数据可判断:猜想1、猜想2都是      的.请说出你对猜想1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4)请用热容量这个物理量,给比热容下定义:      
4、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小文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和滑行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的质量为0.1kg).

实验次数

1

2

3

4

小车初速度v/cm·s-1

8

16

24

32

小车滑行的距离s/cm

10

40

90

160

图片_x0020_100037

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了小车的动能,且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就等于减少的动能.

(1)该实验过程中,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是通过改变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实现的.
(2)小车在最高点具有的机械能是以      能的形式存在的,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质量相同时,小车的动能与小车初速度的具体关系是      ;当小车的初速度为20cm/s时,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为      cm.
(4)小明同学发现,在小文实验的基础上,只要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理量,就能推算出每次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动能大小.

①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②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③计算动能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E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然后投进温度为12℃、质量为80g的水里,最后铅块和水的温度相同,都是18℃. [c=4.2×103J/(kg·℃),c=0.13×103J/(kg·℃)]
(1)求在此过程中铅块放出的热量.
(2)求水吸收的热量.
(3)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说出原因.
2、如图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已知在匀速起吊600kg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g取10N/kg.

图片_x0020_100035

(1)使物体上升5m,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使物体上升5m,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3)绳端的拉力F是多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通市八校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