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二)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9小题)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 . 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 . 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 . 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 . 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2、“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下列行为习惯中,需要调整的是( )
A . 在购买食物时,我会关注是否含有添加剂、保质期、生产日期等内容
B . 探视甲型HlNl病人时戴上医用口罩
C . 用喝营养快线、可乐代替喝水,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D . 与艾滋病人共用学习用具、共同进餐
3、人体吸收的氧最终去向是( )
A . 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 .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 .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 . 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4、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一部位开始被消化?( )
A . 小肠、小肠、小肠
B . 口腔、口腔、口腔
C . 口腔、胃、小肠
D . 口腔、小肠、胃
5、外界空气中的氧要进入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必须经过( )
A .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B . 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C . 呼吸系统
D . 血液循环系统
6、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
A . ①②
B . ③⑤
C . ①②④⑥
D . ②④⑤⑥
7、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 )
①管壁较厚 ②管壁较薄 ③弹性大 ④弹性小 ⑤管腔大 ⑥管腔小
⑦管内血流速度快 ⑧管内血流速度慢 ⑨不具瓣膜 ⑩常具瓣膜.
A . ①③⑤⑦⑨
B . ②④⑥⑧⑩
C . ①③⑥⑦⑨
D . ②④⑤⑧⑩
8、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
A . 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B . 一种抗体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
C . 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D . 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
9、静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正确的流动途径是( )
A . 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 .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C . 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D . 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
10、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反射弧
B . 脊髓
C . 神经元
D . 大脑
1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 . 鼻
B . 咽
C . 气管和支气管
D . 肺
12、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膈顶部上升
B . 胸廓容积缩小
C . 肺内气压增大
D . 气体进入肺内
1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 .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 . 皮肤的屏障作用
D . 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
14、根据下表三种液体样本成分分析,判断它们依次来自 ( )
样本 | 蛋白质(%) | 葡萄糖(%) | 尿素(%) | 钠(%) |
① | 0 | 0 | 0.15 | 0.35 |
② | 8 | 0.1 | 0.03 | 0.3 |
③ | 微量 | 0.1 | 0.03 | 0.32 |
A . 肾盂、血管、肾小囊
B . 血管、肾盂、肾小囊
C . 肾小囊、血管、肾盂
D . 血管、肾小囊、肾盂
15、我国法律规定,严禁吸毒,因为吸食毒品会影响( )。
A . 呼吸和神经系统
B . 呼吸系统
C . 消化和呼吸系统
D . 呼吸、消化、神经和循环等多个系统
16、肺泡内能完成气体交换的原因是( )
A . 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高,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高
B . 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高,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低
C . 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低,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高
D . 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低,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低
17、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 . 豆浆
B . 炸薯条
C . 巧克力
D . 果冻布丁
18、下列病症,哪一项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
A . 坏血病
B . 糖尿病
C . 贫血症
D . 白化病
19、有关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 . 淀粉只能在口腔内消化
C .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D .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0、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 胃
B . 口腔
C . 大肠
D . 小肠
21、患急性肺炎的患者血液中往往会出现( )
A . 白细胞增多
B . 红细胞增多
C . 血小板减少
D . 血红蛋白增多
22、小明撞车进了医院,医生说他要立即输血.通过检验发现小明的血型是A型.如果小明所需的血液量很多,那么,适合输给小明的血型有( )种
A . 1种
B . 2种
C . 3种
D . 4种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的
B . 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
C . 尿意是在膀胱里产生的
D . 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24、皮肤的功能包括( )
A . 保护、分泌和排泄
B . 感受外界刺激
C . 调节体温
D . 以上三者都是
25、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侏儒症的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 . 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步态不稳,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痹了脑干中的呼吸和心血管中枢
C . 儿童缺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D . 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贫血症
26、临床上,与初步诊断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A . 划脚心观察是否有反应
B . 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 . 检杳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 . 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27、眨眼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 . 脑,非条件反射
B . 脊髓,条件反射
C . 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D . 反射弧,条件反射
28、人体的各种消化液中,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是( )
A . 唾液
B . 肠液
C . 胆汁
D . 胰液
29、医生建议乙肝患者的家属也注射乙肝疫苗,此举是为了(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杀死病原体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如图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及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里最终被消化成 供给人体细胞所利用。
(2)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的壁与缠绕在肺泡外面的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构成,二者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3)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若要被头部的组织细胞所利用,在其运输过程中 次经过心脏。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内物质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有 条。
2、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6中流动的血液是 。
(2)肺循环的途径为(用图中数字和字母表示) 。
(3)在图中B处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的成分将发生变化,其中氧的含量会 。
(4)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的 。
3、如图所示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一)和甲、乙两个人引用等量葡萄糖后,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二)请分析回答。(注:正常情况下人血浓度为0.1%)
(1)图(一)A,C,D,E中的液体是原尿的是: 。
(2)图(一)中E处葡萄糖的含量比B处低,是因为 。
(3)图(一)中若在D处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 有病变。
(4)由曲线图(二)可知,糖代谢不正常的是 (填“甲”或“乙”),可能是图(一)中 (填结构名称)病变导致的。
4、如图是神经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发生膝跳反射,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 ] 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 。
(3)由(2)可知,脊髓的[ ] 具有传导功能。
(4)“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是与 有关的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5、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配制如下的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1%、3%、5%、8%、10%、15%、20%等。在15℃左右的室温中经过大量的实验,并在实验中选择10秒内水蚤跳动范围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以下平均数值。现将在不同酒精浓度梯度下的水蚤在10秒内的心脏跳动次数列表如下:
实验组别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酒精浓度 |
清水 |
1% |
3% |
5% |
8% |
10% |
15% |
20% |
10秒内心脏跳动次数 |
33 |
30 |
28 |
24 |
22 |
21 |
18 |
死亡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上述图表表明,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 。
(3)当酒精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导致 。分析其原因,就很容易得出,酒精具有麻醉作用,所以会减缓心脏的跳动。由此实验可以推论,酗酒危害人体健康。
(4)实验中,设置A组实验的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