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底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
A . 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
B . 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
C . 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
D . 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 东非人
B . 森林古猿
C . 长臂猿
D . 北京人
3、根据科学观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 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B . 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C . 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缓和
D . 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4、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调查其数量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其数量如图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兔子毛色的不同颜色是相对性状
B . 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
C . 浅色兔子为适应环境毛色发生深色变异
D . 不同毛色兔子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结果
5、古代长颈鹿的颈不太长,现代长颈鹿的颈都很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产生这种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颈长的个体( )
A . 繁殖能力较强
B . 攻击力弱
C . 生存机会大
D . 吃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
6、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大量后代
B . 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
C . 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D . 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
7、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的时间大约是( )
A . 36亿年前
B . 46亿年前
C . 400多万年前
D . 400多亿年前
8、与空气相比较,原始大气没有的气体成分是( )
A . 氢气
B . 甲烷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9、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化石
B . 比较解剖
C . 科学推测
D . 细胞研究
10、始祖鸟既有鸟的特征,又有爬行动物的特征,说明了( )
A . 始祖鸟既属于鸟类,叉属于爬行动物
B . 始祖鸟是鸟的祖先
C . 姐祖鸟是鸟类和爬行动物的中间过渡类型
D . 始祖鸟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11、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
B . 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
C . 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 . 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12、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包括( )
①过度繁殖 ②生存竞争 ③遗传变异 ④适者生存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3、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刊载,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可能会在全球蔓延。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其产生的原因是( )
A . 抗生素的质量下降
B . 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C . 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D . 细菌的适应能力特别强
14、在整个地球发展史的过程中,下列时期最早的是( )
A . 前寒武纪时期
B . 古生代
C . 中生代
D . 新生代
15、米勒的实验说明了( )
A .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B . 有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
C . 有机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D .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16、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B . 人是自然产生的
C . 人是上帝创造的
D . 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17、《物种起源》的作者是( )
A . 李时珍
B . 达尔文
C . 沃森
D . 巴斯德
18、从“东非人”使用的石块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古人类具备的能力有( )
①使用工具 ②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19、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与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牙齿变小,分工更细
B . 身材高大,体质好
C . 下肢粗壮,脚板变宽
D . 体毛减少,胎生哺乳
20、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 . 金丝猴
B . 黑猩猩
C . 大猩猩
D . 长臂猿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 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进行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 。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下图表示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表示:长颈鹿的祖先,有的颈长,有的颈短,这些变异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不同个体出现颈长短不一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不断 的结果。
(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 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与环境的变化是 的。
(3)食物在决定长颈鹿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 作用。
2、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击的克尔格伦岛上,昆虫的翅要么强大,要么退化(无翅或残翅),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回答:
(1)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 和 的特性。
(2)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中等大小翅的昆虫属于不利变异。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
3、下图是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把该装置抽成真空后将一些混合气体从图a中泵人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驵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火花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它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请根据该模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火花放电是模拟 。
(2)从a处泵入的混合气体中不包括 (选填“甲烷”“氨”“氢”或“氧气”),
(3)图c中的液体相当于 ,在此处收集到了原先不存在的多种 等小分子有机物。
(4)该模拟实验表明 是完全可能的。
4、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 。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 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 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生活着一种桦尺蠖,19世纪中期,由于树干上长满地衣,桦尺蠖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到20世纪中期,由于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并将树干熏成黑褐色,深色桦尺蠖成了常见种,浅色桦尺蠖成了少数。如图表示这两个时期两种桦尺蠖所占的比例,据此回答:
(1)图中深色的柱形表示 色桦尺蠖的比例变化情况。
(2)19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 类型。
(3)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不同桦尺蠖的体色是由 决定的。
(4)按照达尔文的观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的变化是 的结果。
(5)假设控制浅色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深色的基因用a表示,如果两只基因组成均为Aa的桦尺蠖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可能的基因组成有 种。
6、如图是动物进化系统树示意图,据图完成的问题。
(1)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类群是 。
(2)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大的类群是 。
(3)脊椎动物中恒温动物的有鸟类和 。
(4)两栖动物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