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面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
A . 位移
B . 速率
C . 力
D . 加速度
2、
如图所示,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测力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大于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
D .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3、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 在12s时刻质点开始做反向的直线运动
B . 在0~20s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加
C . 在0~20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
D . 在0~20s内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时刻只有一处
4、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 千克
B . 牛顿
C . 焦耳
D . 米每秒




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则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
A . 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 . 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而被称为测出地球质量第一人
D . 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6、在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的成绩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冠军(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分44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B . 孙杨200米自由泳的平均速度为1.92m/s
C . 在研究孙杨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孙杨看成质点
D . 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里的水为参考系,孙杨是静止的
7、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的皮带转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与R点的角速度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
B . P点的半径比R点的半径大,所以P点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C . P点与Q点的线速度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
D . Q点与R点的半径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同
9、质量为m的通电细杆置于倾角为
的光滑导轨上,导轨的宽度为
,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
通过细杆,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图中,能使细杆沿导轨向上运动的最小磁感应强度是( )



A .
B .
C .
D .




10、关于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赤道上向心加速度最小
B . 在两极向心加速度最大
C . 在地球上各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
D . 随着纬度的升高,向心加速度的值逐渐减小
11、电视机可以用遥控器关机而不用断开电源,这种功能叫做待机功能。这一功能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待机状态下电视机仍然要消耗电能。例如小明家的一台34吋彩色电视机的待机功率大约是10W,假如他家电视机平均每天开机4h,看完电视后总是用遥控器关机而不切断电源。试估算小明家一年(365天)中因这台电视机待机浪费的电能( )
A . 2.6×108J
B . 2.6×107J
C . 3.2×108J
D . 5.3×107J
12、在平面坐标系xOy的x轴上A、B两点固定两点电荷,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A和,QB , 曲线ACB是一条电场线,C、D、E是电场线上的三点,且C点的切线与x轴平行, ∠CAB=60°,∠CBA=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处点电荷带负电,B处点电荷带正电
B . 某一正点电荷在D点所受的电场力大于在E点的电场力
C .
D . 负点电荷在D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13、一个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斜面的底端向上运动,当它通过斜面上的P点时,动能减少了80J,机械能减少了32J,如果物体能从斜面上返回底端,那么返回底端的动能为( )
A . 20J
B . 68J
C . 60J
D . 36J
14、用如图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重锤线确定y轴方向
B . 用目测判断斜槽末端切线是否水平
C . 每次从轨道上不同位置释放小球
D . 斜槽不是光滑的,这是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
. 实线波的频率为2Hz,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
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 )


A . 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
B . 实线波和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3:2
C . 平衡位置为
. 处的质点此时刻速度为零
D . 平衡位置为a
. 处的质点此刻位移
.



2、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a光;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b光。a光和b光的波长分別为
和
,照射到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表面均可产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分别为
和
,则( )




A .
B .
C . a光的光子能量为2.86eV
D . b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0.26eV


3、“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B . 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
C . 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D . 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将两个金属电极锌、铜片插入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现要测量橘子电池(如图甲所示)的电动势和内阻,三位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1)甲同学用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挡,选择0~1V量程,直接测铜锌两金属片之间的电压时示数为0.82V;若已知该水果电池的内阻约为2100Ω,则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82V。

(2)乙同学利用伏安法并借助DIS实验器材中的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测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乙所示。表是乙同学测量该水果电池时记录的数据.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 | | | | | | |
电流 | | | | | | |
请你根据测量数据在给出的图丙坐标纸中描点作出U随I变化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求出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3)丙同学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联起来给“2.5V 0.5A”的小灯泡供电,结果灯泡不发光(经检查,电路无故障),则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
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所示,指针示数为 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 N/m(重力加速度g=10m/s2)。由表中数据
填“能”或“不能”
计算出弹簧2的劲度系数。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了有正常的舱门和舷梯连接,供旅客上下飞机,一般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在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人可沿该斜面滑行到地面上来,示意图如图所示.某机舱离气囊底端的竖直高度AB=3.0m,气囊构成的斜面长AC=5.0m,CD段为与斜面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一个质量m=60kg的人从气囊上由静止开始滑下,人与气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 求:
(1)人从斜坡上滑下时的加速度大小;
(2)人滑到斜坡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人离开C点后还要在地面上滑行多远才能停下?
2、如图所示,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直轨道AB在底端通过一段光滑的曲线轨道与一个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CD平滑连接,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与B点位于同一高度.圆弧半径为R,圆心O点恰在水平地面.一质量为m的滑块(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运动至C点时沿水平切线方向离开轨道,最后落在地面上的E点.已知A点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OE=2R,重力加速度取g,不计空气阻力.求:
(1)滑块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运动过程中克服轨道摩擦力所做的功Wf;
(3)若滑块从直轨道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至C点时对轨道恰好无压力,则A′点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长度为L的木板与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相切于B点,在木板左端A处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
可视为质点
。一个质量为m0=0.2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向物块,击中物块后恰好能与物块一起运动到C点,最终落在木板上的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子弹击中物块后物块的速度和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物块通过半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以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D点与B点的距离及物块落在木板上前的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间夹角的正切值。
4、如图所示,真空中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存在着两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匀强电场区域I、II和两个直径为L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III,IV.电场的场强大小均为E,区域I的 场强方向沿x轴正方向,其下边界在x轴上,右边界刚好与区域III的边界相切;区域II的场 强方向沿y轴正方向,其上边界在x轴上,左边界刚好与区域仅的边界相切.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区域III的圆心坐标为(0,
)、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区域IV的圆心坐标为(0,-
),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两个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带正电粒子M、N,在外力约束下静止在坐标分别为(
,
)、(
,
)的两点.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放置一块足够长的感光板,板面垂直于xOy平面.将粒子M、N由静止释放,它们最终打在感光板上并立即被吸收.不 计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离开电场I时的速度大小.
(2)粒子M击中感光板的位置坐标.
(3)粒子N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