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8商鞅变法课时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①②④
2、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最大程度地重视农业发展。如果说战国以前国之大事为“在祀与戎”,那么战国时期已转变为“在农与战”。该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

A . 磨制石器的使用 B .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 冶铁业水平的提高 D . 防洪灌溉工程的兴建
3、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下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

A . B . C . D .
4、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讲述了秦孝公大胆起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的故事。电视剧中,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

A . 努力种田织布 B . 在战争中建立军功 C . 努力开垦荒地 D . 经商发财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对商鞅评价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商鞅的变法内容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

①改革土地制度               ②推行县制

③奖励军功                   ④重农抑商

A . 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④
6、下列是描写公元前351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以下各项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 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 . 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 C . 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 . 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
7、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 . 推行县制 B . 奖励生产 C . 奖励军功 D . 承认土地私有
8、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显著。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 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 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 .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

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的铁制农具在什么时期普遍使用?

(2)图二显示当时什么技术已经得到推广?

(3)铁制农具为什么能较快地得到推广?

(4)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图三为现代的播种机。这样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效率有什么关系?你还知道哪些例子?

2、

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1)

(2)

(3)

三、活动探究(共1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商鞅变法前夕,曾与代表旧贵族势力的甘龙、杜挚等大臣进行过一场激烈的辩论。

甘龙、杜挚反对商鞅变法的主张:

甘龙:聪明的人是不会通过变法法令来治理国家的,采用旧法,官吏熟悉,百姓也安定啊!

杜挚:不是非常有利,就不能变法;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能变法。用古人的法令,是没有错误的。

请回答:

(1)假如你是商鞅,你怎样才能驳倒上述观点,从而说服秦孝公变法?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失败了,有的成功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车裂极刑。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些改革者的遭遇,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又有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8商鞅变法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