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共20小题)

1、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  )
A .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B .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C .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D .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2、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 . 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 . 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 . 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 . 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房屋 D . 河岸
4、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的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
A . 猎豹最快 B . 旗鱼最快 C . 褐海燕最快 D . 三者一样快
5、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B表示蛹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蝗虫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 A→B→C B . 若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C为幼虫期 C . 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 . 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6、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 . 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 . 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 . 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7、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 . 桃花能发出红光 B . 桃花能吸收红光 C . 桃花能反射红光 D . 桃花能反射所有色光
8、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马铃薯切成不带芽的小块也能正常生长 B . 试管婴儿和克隆羊都是无性生殖 C . 嫁接后所结果实的性状与砧木一致 D . 用种子繁殖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9、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0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采蜜,还是采了蜜回家,养蜂人辨别的主要依据是( )
A . 声音的音调不同 B . 声音的响度不同 C . 飞行的路线形状不同 D . 飞行高度不同
10、下列有关人的生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的生殖是从生殖细胞的形成开始的 B . 睾丸和卵巢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 C . 胎儿体内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直接相通的 D . 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卵黄,它提供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1、如图叶芽的结果中将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是( )

A . 叶原基 B . 芽原基 C . 生长点 D . 芽轴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为什么远去的帆船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呢?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看远处的帆船时,睫状肌处于舒张的状态 B . 看远处的帆船时,晶状体曲度变小 C . 帆船离晶状体越远,视网膜上成的像越小 D . 近处的帆船在视网膜上成放大的像,远处的帆船在视网膜上成缩小的像
13、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 . 外耳道、虹膜 B . 鼓膜、   视网膜 C . 耳蜗、视网膜 D . 咽鼓管、瞳孔
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 B . 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 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胃炎是因为压力或吃辛辣食物引起的。后来,沃伦(Warren) 与马歇尔(Marshall)合作,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导致胃炎的某种微生物,该成果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经观察,该微生物呈微螺旋形弯曲,长度在2.5-4 微米,一端伸出2-6条鞭毛,最外面有细胞壁,细胞中只有裸露的DNA.判断这种微生物是( )
A . 病毒 B . 细菌 C . 真菌 D . 霉菌
16、当少量的痢疾杆菌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很快就形成大量的菌群,导致人体出现痢疾病症。痢疾杆菌的繁殖方式是( )
A . 分裂生殖 B . 出芽生殖 C . 营养生殖 D . 孢子生殖
17、潜水员在水中工作时发现岸上的楼房变高了。如图所示能用于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18、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 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 .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 .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 .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19、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照相机拍照的原理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④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 ②正确,①③④错误 C . 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 . ③正确,①②④错误
20、如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

A .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 .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 .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 . 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7分)(共6小题)

1、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2、如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 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凸透镜/凹透镜)。

3、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      

4、被子植物的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但花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如图是桃花(图甲)和果实(图乙)的结构示意图,观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花的结构中,花的主要部分指图甲中[1]、[      ]、[7]组成的      和[3]、[4]组成的      两部分。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会长出花粉管,花粉管进入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      。剖开一个果实,发现其内有多粒种子,由此可推断发育成该果实的花含有很多      
(3)图乙是菜豆种子,能贮藏营养的结构是④      。将来能发育成新植株的结构是      ;该种子子叶有      (填:一片或两片)。

5、如图是女性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      的主要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雌性激素。
(2)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过程叫      ,这一过程是在[      ]      中完成的。
(3)胚泡移入[      ]      后,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的开始。
(4)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内,通过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6、在“观察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活动中。
(1)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A .读数时应在弹簧稳定后进行,读取数据时,视线直通过指针并跟刻度面垂直;

B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在零点.需调节使其在零点;

C .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上或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使弹簧测力 计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和外壳摩擦;

D .读完数后,应取下物体,看指针是否回到零点,不回零点时应检查原因或换一个弹簧测力计重新测量;

E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观察它的分度值,被测量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的鲤鱼所受到的重力是      N。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4分)(共5小题)

1、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⑴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⑵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⑶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食盐水

⑷实验步骤: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 A、B 两组,其中 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      中。在均相同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 A、B 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 A与B。再将 A、B 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 A、B 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是      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⑸预测三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      大豆种子的萌发;

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      大豆种子的萌发;

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      

2、如图( A)所示,将一根原长为L0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分别用大小或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弹簧的另一端,实验现象如图(b)、(c)、(d)、(e)所示。

(1)分析比较图      可知,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分析比较图(c)和(d)可知,当力的大小和      相同时,力的      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分析比较图(b)和(c)可知,      
3、晓丽去买蜂蜜,发现蜂蜜在瓶内向下流动得比较慢,不像流水那样。她猜想: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她联想到: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如图甲),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蜜蜂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1)晓丽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      。这一结论可以用图乙的      图象来表示。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她在实验时控制了            等不变。在物理学习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这种方法,请再举一例“控制变量法”的例子:      
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 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 A经玻璃板      (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A的像      。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 A的像,说明      
(3)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      
(4)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5、小科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图乙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填字母)。 (3)
A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 .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5)完成图乙实验后,小科同学不小心碰到凸透镜,使安装不牢固的凸透镜在原位置下滑,致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关于此现象小科同学作出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5)
A . 凸透镜将不再成像 B . 仍然能成一个与题(2)具有相同性质的像 C . 光屏上可能看不到像 D .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可能会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9分)(共5小题)

1、在图中画出与凹透镜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A点。完成此光路图。

3、射门时运动员用500N的力将一只重4.5N的足球踢向球门,请在图中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4、一列火车,以126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座550米长的铁路桥,列车过桥用时20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5、如图,把一支钢笔放在玻璃砖的背面,我们可以看到“钢笔错位了”,这其实是光的折射现象。

(1)请作出光线经过玻璃砖的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折射后的折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