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市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团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9小题)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液泡
B . 叶绿体
C . 线粒体
D . 细胞核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水
B . 氧气
C . 蛋白质
D . 食盐
3、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4、2003年10月15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宇航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 )
A . 鲜花
B . 淡水
C . 营养物质
D . 氧气
5、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 . 分组实验
B . 重复实验
C . 独立实验
D . 对照实验
6、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 青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鹰→蛇→食虫鸟→蚱蜢→青草
C . 蛇→鹰→食虫鸟→青草→蚱蜢
D . 青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7、具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湿地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荒漠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
D . 海洋生态系统
9、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
A . 线粒体
B . 叶绿体
C . 液泡
D . 细胞核
10、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 )
A . 甲组有光,乙组有水
B . 甲组有光,乙组无光
C . 甲组干燥,乙组湿润
D . 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
11、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④①②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④③①②
12、在“农作物→田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 )
A . 只有田鼠是消费者
B . 只有鹰是消费者
C . 只有农作物是生产者
D . 蛇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1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 薄而透明
B . 新鲜的
C . 干燥的
D . 完整的
14、阴雨天,实验室内光线弱,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应选用( )
A . 大光圈、平面镜
B . 小光圈、凹面镜
C . 大光圈、凹面镜
D . 小光圈、平面镜
15、生物圈包括( )
A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 . 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C . 大气圈大部、水圈底部、岩石圈表面
D . 大气圈底部、水圈上部、岩石圈表面
16、对光后,在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 . 白亮的
B . 有直射阳光的
C . 暗灰色的
D . 黑暗的
17、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 . 机器人
B . 珊瑚
C . 玩具熊
D . 松树
18、“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卷起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 .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 .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9、调查完毕,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所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下列归类方法不当的是( )
A . 依据个人的喜好来分类
B . 依据生物生活环境不同来分类
C . 依据生物形态特征不同归类
D . 依据生物的不同用途来分类
20、汶川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21、以下诗文或谚语蕴含了生物学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B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蕴含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2、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但是来年春天杨树、柳树、松树、柏树都能发芽长出新的叶子。这表明( )
A . 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 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 . 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 . 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23、“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1只
B . 2只
C . 10只
D . 多少只都行
24、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池塘中全部的鱼
B . 麦田中全部的小麦
C . 竹林中全部的竹叶青蛇
D . 一片草原
25、在含DDT的水体中,关于食物链“藻类→鱼→鸟”的生物体所含DDT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鸟>鱼>藻类
B . 藻类>鱼>鸟
C . 鱼>藻类>鸟
D . 鱼>鸟>藻类
26、在显微镜下,某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 )
A . 右下方
B . 左上方
C . 右上方
D . 左下方
27、为了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 调查法
B . 实验法
C . 资料分析法
D . 观察法
28、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 . 杀死细胞
B . 避免细胞死亡
C . 保持细胞的形态
D . 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2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 . 生理盐水、凉开水
B . 碘液、凉开水
C . 清水、碘液
D . 生理盐水、碘液
30、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 . 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 .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 . 生态系统无法稳定
D .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1、让显微镜缓缓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的部位是( )
A . 目镜
B . 物镜
C . 反光镜
D . 转换器
32、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弃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分解者很少
B . 没有消费者
C . 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D . 生产者很少
33、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
A . ①②⑤⑥
B . ③④⑦⑧
C . ①③④⑥
D . ②⑤⑦⑧
34、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该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
A . 5倍
B . 40倍
C . 45倍
D . 200倍
35、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的装片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 p
B . d
C . q
D . b
36、徐芮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
A . 物镜
B . 目镜
C . 反光镜
D . 装片
37、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小明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此时应调节显微镜的( )
A . 遮光器
B . 粗准焦螺旋
C . 反光镜
D . 细准焦螺旋
38、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 )
A . 有利于放大
B . 避免产生气泡
C . 有利于对光
D . 防止盖玻片破裂
39、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水,这些汁水位于西瓜细胞的什么结构( )
A . 细胞质
B . 细胞液
C . 液泡
D . 细胞核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
A . 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 . 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C . 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D . 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表达交流。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 →观察→清洁和收镜。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层薄膜做成的玻片称为 。(填切片、涂片或装片)
4、 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5、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 。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2)兔与狐狸之间的关系是 。
(3)猫头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4)生产者是 ;其它动物是 。
(5)该草原生态系统数量最多的是 。
(6)该食物网加上 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细胞的结构判断乙是 细胞,因为它没有[⑥] 。
(2)[②]是 ,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甲细胞最外层是[①] ,它对细胞具有 作用
(4)细胞结构中[③] 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5)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