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2个小题,共47分。1~19题为单选,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22为多选,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写在下表相应题号下。)(共22小题)
1、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筷子
B .
钓鱼竿
C .
钢丝钳
D .
食品夹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D . 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3、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防盗门钥匙的长度约为5dm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 . 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1.5kg
D .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 在考场附近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
D .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5、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 .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6、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不对应的是( )
A . 牛顿——牛顿第一定律
B . 托里拆利——测出大气压值
C . 伽利略——证明大气压存在
D . 阿基米德——杠杆平衡条件
7、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采用水浴法是为了受热均匀
B . 图乙温度计示数为2℃
C . 图丙中该物质是非晶体
D . 图丙AB段该物质处于固态
8、6.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 . 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 . 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
D . 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9、下列各组固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 蜡 玻璃 沥青
B . 蜡 铝 玻璃
C . 冰 铁 铝
D . 冰 铁 沥青
10、一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 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B .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 运动鞋底上的鞋钉
D . 用力握紧把手
12、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学到了一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面用到推理法的是( )
A . 测量密度实验
B .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C . 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D .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3、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 .
B .
C .
D .




14、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B . 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 . 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体的压强
D . 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15、某校操场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暗暗立志要更加努力学习。在国旗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国旗是运动的
B . 旗杆上端的滑轮是一个定滑轮
C . 国旗由静止到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
D . 地面相对于国旗是静止的
1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 液面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 则( )
A . P甲>P乙
B . P甲<P乙
C . P甲=P乙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7、中央电视台转播围棋赛时,讲解人员所用的棋盘是有磁性的,而棋子就是一些小铁片,棋子放在竖直的棋盘上不掉下去的原因是( )
A . 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
B . 棋子对棋盘有吸引力
C . 棋子受到棋盘的摩擦力
D . 以上说法都正确
18、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B .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 .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受惯性力的作用
D . 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19、如图所示的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守恒
B . 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守恒
C . 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
D . 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
20、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 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状态不改变
D .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
21、某人先后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两次的速度:v1 < v 2
B .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 > F2
C . 0-6s内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 > W2
D . 0-6s内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 < P2
2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物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物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 . 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C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 .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共6小题)
1、踢足球时将足球踢出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表明 。
2、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t=3s时,物体做 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t=5s时,物体做 运动。
3、我国最新研发的63A式轻型水陆两栖坦克的质量为24t,坦克的前部和后部各装有一个浮控箱,当坦克在水面上浮渡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
,g=10N/kg)

4、小明爸爸驾驶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2km,用时10min。已知该车的总质量为1.6×103kg,行驶中阻力为车重的0.05倍,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做功 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W。(g=10N/kg)
5、小明站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里,此时他的重力势能 ,动能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6、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边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作图题每个2分,共21分)(共5小题)
1、
(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下中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4)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在动力F1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你画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
2、小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他通过如右图所示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F1<
F2< F3。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
(2)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的关系应选择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比较乙和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3、在“ 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通过观察压强计U型管两端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 增加而增大。
(3)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 有关。
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让同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 。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5、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和重力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 对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 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问2分,共14分)(共2小题)
1、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很多城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自行车,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用时3min,人与车总质量约6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0.01m2。求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小明在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3)此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g=10N/kg)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绳子的拉力为400N,则:
(1)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F做的功?
(3)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