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图为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年平均气温(    ) (1)
A . 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降低 B . 同纬度海洋低于陆地 C . 同纬度大陆东岸均高于大陆西岸 D . 北极圈内均低于-10℃
(2)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分布 C . 地形 D . 人类活动
2、地球仪是我们认识地球的工具,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地球仪,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的形状为(    ) (1)
A . 圆形 B . 球体 C . 方形 D . 弧形
(2)不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2)
A . 陆地平均海拔 B . 赤道周长 C . 陆地平均半径 D . 地球表面积
(3)下列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地球上的经线长度相等,共360条 B .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指示南北方向 C . 纬线与经线垂直,本初子午线是最长的一条纬线 D . 在同一条纬线上的地点,时间相同
3、读“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回答下列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2

(1)表中12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二分二至”节气中的(   ) (1)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2)地球上的一天是指(   ) (2)
A . 太阳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 B . 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 C . 地球围绕地轴转一圈的时间 D .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
(3)中午及中午以后,站在太阳底下时,人的影子会逐渐(   ) (3)
A . 变长 B . 变短 C . 不变 D . 先变短再变长
(4)北京白昼最长的日期是(   ) (4)
A . 3月21日 B . 6月22日 C . 9月23日 D . 12月22日
4、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3

(1)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1)
A . 南康区政区图 B . 赣州市政区图 C . 江西省政区图 D . 中国政区图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2)
A . 500米 B . 2000米 C . 3000米 D . 1000米
(3)在乙地测得气温是15℃,若只考虑海拔的影响,估算甲地气温约是(   ) (3)
A . 8℃ B . 10℃ C . 31℃ D . 9℃
5、读下面半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的是(   ) (1)
A . 东半球 B . 西半球 C . 陆半球 D . 水半球
(2)图中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2)
A . a B . b C . c D . d
(3)大洲①和②的分界线是(   ) (3)
A . 白令海峡 B . 苏伊士运河 C . 土耳其海峡 D . 巴拿马运河
(4)下列大洲不濒临大洋A的是(   ) (4)
A . 南极洲 B . 亚洲 C . 非洲 D . 南美洲
(5)在本图中看不到的大洋是(   ) (5)
A . 大西洋 B . 北冰洋 C . 印度洋 D . 太平洋
6、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乙板块是(    ) (1)
A . 亚欧板块 B . 太平洋板块 C . 非洲板块 D . 印度洋板块
(2)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2)
A . 这里曾经是海洋 B . 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 . 生物在不断进化 D . 地壳稳定没有变动
(3)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上图中(     ) (3)
A . 阿尔卑斯山会消失 B . 喜马拉雅山会增高 C . 红海会缩小 D . 地中海会扩大
(4)2018年8月3日在中国云南邵通(图中甲处)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时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引发这次大地震的原因是(    ) (4)
A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B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C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D . 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7、下图所示为南康区12月某日上午某时手机天气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此时天气多云,气温4℃ B . 此时天气小雨,气温4℃ C . 此时天气睛,气温4℃ D . 此时天气阴,气温4℃
8、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1)
A . ①“冰砖”盖屋一终年严寒 B . ②房屋高架一洪灾多发 C . ③墙厚窗小一炎热干燥 D . ④顶尖坡陡一森林丰富
(2)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针叶林广布 B . 有旱雨季之分 C . 河流稀少 D . 冬暖夏凉
9、下图所示的图案,是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    )

图片_x0020_588149704

A . 联合国 B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C . 国际红十字会 D . 世界贸易组织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汤姆和表姐玛丽经常在网上聊天,2017年圣诞节两人又在QQ上见面了,结合下图,把聊天内容补充完整。

(1)汤姆:表姐,我正在利用假期进行远洋旅行,现在位于A地,其经纬度是      ,D的经纬度是      
(2)玛丽:我现在位于C地,汤姆位于玛丽的      方向,玛丽处于      带(温度带)。
(3)汤姆:表姐,我现在所在的A地位于      半球(东、西),属于中纬度地带。
(4)玛丽:我所在的C地位于南半球,属于      纬度地带(高、中、低)。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山体部位的名称:A      、 G      
(2)图中CD、EF段中可能有河流的是      段(填字母); H点在甲山      方向。
(3)现旅游部门计划在甲乙山顶之间修建一条索道,若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索道的长度至少是      千米。
3、读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图中属于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填字母)。
(2)B图是      气候,此种气候的特点是      
(3)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填字母)。
(4)具有“全年温和多雨”气候特征的是图      (填字母),该气候类型是      ,主要分布大陆在      (东岸/西岸)。
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H点位于      洋,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填名称)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洲(填名称)。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填字母)。
(3)C、D两洲的分界线是      。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填名称)。
(4)世界大洲中,赤道横穿      洲和      洲的大陆部分(填名称)。
(5)E洲居民主要是      人种,信奉      宗教为主,C洲中南部主要是      人种,甲附近居民主要讲      语。
5、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地人口比较      (“稠密”或“稀少”),其原因分别是A地是终年严寒的      (“低”或“高”)纬度地区;B地是极端干旱的      地区;C地是过于湿热的      地区。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条件

D.历史条件

(2)D区域的居民多为      人种,多信仰      教(宗教),当地的语言以      语为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