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2、自来水厂将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挥发 B . 消毒 C . 过滤 D . 沉降
3、2H2表示(   )
A . 2个氢原子 B . 4个氢原子 C . 2个氢分子 D . 4个氢分子
4、下列几种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人体所需基本营养素的是(   )
A . 白酒 B . 白糖 C . 白面 D . 白开水
5、下列图标中,用于装运氢氧化钠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密封保存石灰水 B . 白磷在冷水中保存 C . 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D . 密封保存浓盐酸
7、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   )
A . 水通电,电源正极端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发出淡蓝色火焰 B . 向未密封保存的烧碱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8、工业上制取氢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该方法的原料可以是煤炭和水 C . 反应后得到的是二氧化碳和氢气 D . 反应后冷却到常温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氢气
9、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B . 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 C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D . 若原子的种类相同则构成的分子一定相同
10、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的数值为12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反应后容器内一定有两种物质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
11、下列组别中,用括号内的物质或方法不能区分的是(   )
A . 铁丝、铜丝、水银三种全属(观察) B . 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三种固体(稀盐酸) C . 烧碱、食盐、纯碱三种溶液(酚酞溶液) D . 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燃着的木条)
12、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 ,其反应为: (稀) ,则 的化学式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铝、铜、银活动性顺序

验证

将铜片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B

分离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溶液

除杂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加热,过滤

D

干燥

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A . A   B . C . D . D
2、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质与戊的反应中:戊与甲或戊与乙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与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碳酸钙

稀盐酸

氢氧化钡

C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D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白色沉淀甲是 且一定是原固体粉末中的 B . 无色溶液乙中一定含有 C . 固体粉末成分有二种可能的组成 D . 固体粉末是由 组成的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现有①一氧化碳、②大理石、③硝酸钾、④苛性钠、⑤盐酸、⑥纤维素等六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填空(序号)。
(1)可做建筑材料的是      
(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3)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5)炉具清洁剂中常含有的碱是      
(6)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2、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地壳中含量居于前两位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填空。

①钙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②B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若C中 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      (填“贫血症”或“佝楼病”)。
(4)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可用于      (填序号)。

A吸收水分            B制熟石灰            C加热食物

(5)熟石灰可用于制备碘剂 ,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3、维生素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例如猕猴桃、橙子、西兰花、西红柿和青椒等。
(1)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      (填“夜盲'症”或“坏血症”);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
(4)维生素C的三种元素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四、简答题(共2小题)

1、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主要以化石燃料为能源,但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充分燃烧的方程式为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档案室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      (填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3)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 再与发动机排出的 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的化学方程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硫酸反应:      
(2)碳酸钠溶液与饱和的石灰水反应:      
(3)将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下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存在的错误是      (填序号)。
(2)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若用2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 )配制 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2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的名称:      
(2)将装置A与C连接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      然后再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气体的装置是      。若改用装置F收集,则 从玻璃管的      (“ ”或“ ”)口通入。

六、综合题(共2小题)

1、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A 水的净化            B 通电分解水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119

190

286

421

630

①20℃时,将 加入到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②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A 升高温度        B .加溶质         C .加水    D 恒温蒸发水

③60℃时,分别用 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        (填“>”、“=”或“<”)。

④80℃时,向 饱和溶液和 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 固体,在溶解过程中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溶质的化学式)。

⑤某 晶体中有少量 杂质,要得到纯净 的方法是:在80℃,向其中逐渐加水至全部溶解,然后      、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 晶体。

(3)实验室模拟工业粗盐精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粗盐除含 外,还含有少量 和泥沙等杂质。

提供的试剂: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饱和 溶液。

①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欲除去混合液中的杂质,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 所代表的除杂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      溶液、过量的 溶液、过量的 溶液。

③滤液 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④为充分反应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操作 的具体方法是      

2、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由于铜具有良好的      性,所以铜常用于制作导线。
(2)铝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为原料冶炼生铁的反应原理:      
(4)向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滤液中一定含有

C 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 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5)现有碳酸氢钠样品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

七、推断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溶液样品 ,其中可能含有 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样品 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除标有“过量”外,均恰好完全反应)。

(1)气体       (填化学式,下同)。
(2)溶液 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3)该溶液样品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八、计算题(共1小题)

1、向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中加 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10%的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原 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天津市河西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