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C

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稀盐酸(稀硫酸)

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3、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

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

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

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

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⑤    D . ②④
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C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一﹣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D . 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一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
5、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下连线对应错误的是(   )

A.相似物质(或微粒)之间的区别

B.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C.环境问题及对策

D.化肥与植物生长

A . B . B   C . C   D . D
6、化学学习中,我们常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三图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实验中烧杯是一个干冷烧杯,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确定甲烷的组成 B . B中实验室通过生成物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 C . 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从研究方法来看,A实验与B实验的方法相同
7、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所得信息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   )

A .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2:1 B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 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 .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和Al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元宵佳节,我国有很多祈福的习俗。
(1)孔明灯的燃料是固体酒精,其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孔明灯内火焰温度达300℃以上,一旦飘落遇到可燃物易引发火灾。居民区一旦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3)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行乙醇汽油,其意义在于      (填一条即可)
(4)某同学家元宵节的午餐食谱:米饭、红烧肉、清真鲤鱼、豆腐骨头汤。该食谱缺少的营养素为      
2、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 表示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4)写出一个由原子序数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室温下,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4)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5)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4、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H2、CO、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H2+CuO Cu+H2O    3CO+Fe2O3 2Fe+3CO2      C+O2 CO2;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      (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的溶液与C反应,溶液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要制取一瓶氧气做E中实验,选择的装置组合最好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1)(作出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②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两种物质。

③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2)(查阅资料)

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      色。

猜想(3)成立。

(3)(总结反思)

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①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②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③成立。

(4)(知识拓展)

①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填“能”或“不能”);

②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NaOH(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丁同学认为铝制品不能用清洁球擦洗,你认为原因是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他将25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g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像如下),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g,求:

(1)图像中m=      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