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13小题)

1、读拼音,写词语。

dēng  zhǎn

bào  fā

huì  jù

bīng  báo

jù  lí

      

      

      

      

      

rì  kòu

liú  dàn

fù  zhí

lūn  quán

qí  pán

      

      

      

      

      

2、按原文填空。
(1)      ,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2)      ,死而后已。
(3)      ,视死忽如归。
(4)祖宗疆土,            
3、用“严”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1)毛主席      的宣告,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看到儿子居然又没完成作业,妈妈      地斥责他。
(3)新来的数学老师对大家要求十分      
(4)      的纪律历来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
4、下列下划线字字音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jiān)     双(xī)        伟建筑(hóng) B . (niǔ)      憬(chóng)    天动地(zhèn) C . (lù)       璀(càn)       排山海(dǎo) D . 登(pān)     望(tiào)      隆作响(lóng)
5、下列下划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国大典(建立) B . 着灯(举) C . 一发(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是一钧) D . 首挺胸(精神振奋)
6、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 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B . 不知他吃了什么东西,肚子里一阵排山倒海,结果吐了。 C . 站在山顶,我们居高临下,俯视全城。 D . 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观看魔术师的精彩表演。
7、下列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一组是(   )。
A . 这光不但微弱,而且对于黑暗中寻找突破口的部队已经够亮了。 B . 胜利后,我们不但都能用上电灯,而且能用上各种现代化家用电器。 C . 因为战士们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D . 即使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也不能阻拦我们的前进的步伐。
8、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语文老师夸夸其谈地讲述着,出众的口才让同学们十分佩服。 B . 王爷爷平时生活简陋,他把节省下来的钱都捐助给了困难的学生。 C . 五位壮士矗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D . 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9、按要求做题。
(1)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缩句)
(2)教室很安静。(改为夸张句)
(3)我深深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改成双重否定句)
(4)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①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②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③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5)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0、判断。
(1)“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千座山,万条河。“只等闲”的意思是看作平平常常的事。 (1)
A . 正确 B . 错误
(2)《灯光》一课运用了倒叙的叙述方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开国大典》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3)
A . 正确 B . 错误
(4)《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叙述顺序是: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4)
A . 正确 B . 错误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眺望”是指      看,表示看的词语还有      
(2)“这声音”指的是什么?
(3)“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五壮士      
(4)给这几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      
12、阅读理解。

清 贫(节选)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这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我被俘那天,两个国民党的兵士发现了我,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拿出手榴弹威吓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炸死你!”

    “哼!我一个铜板都没有,想从我这里发财,是想错了。”我微笑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你们不要瞎忙吧! 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他们又在周围低头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就带着我走了。

    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去年我穿的几套旧汗褂,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妻保藏着,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935年5月26日写于囚室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方志敏家中唯一的财产去年我穿的几套旧汗褂和几本书。

②共产党和国民党当大官的人都有很多钱。

③方志敏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

(2)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      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      
(3)读第2—6自然段,写出描写国民党兵士言行的语句。他们的言行反衬出方志敏怎样的精神?
(4)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的语气是怎样的?联系最后的“写于囚室”,你有什么体会?
13、习作

题目:榜样

要求: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优秀的人物,他(她)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选择其中一个人写一篇作文,要写出他(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具体事例有条理地写出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