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14小题)
瓜地里最怕cì wei 了,这畜生qì yàn 嚣张,会把西瓜咬的遍地都是,你发现了,正准备刺它时,一shùn jiān ,他便sā 腿就跑,líng lì 地从你的胯下táo cuàn ,zhòu rán 间无影无踪了。
A 然大 北风 号 忙忙 B 经风霜 一 无际 吞枣
①吃足了。 ②足;充分 ③满足
用这个词写一句话: 。
这是描写 的句子,仿写:妈妈的面容
给句子加上标点: ;并仿写说话人在中间的句子: ;“我”说的“碰壁”和伯父所说的“碰壁”区别在于
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鲁迅与萧红
1934年10月,一个23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举目无亲:
一见如故:
同学们,通过六年的学习,你们明白的道理越来越多。在长大的日子里,你也许在经历某一件事时,一下子就弄明白了某一格言警句的含义。请在下列三句话中选择你领悟最深的一句,把你经历的这件事写出来,重点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及你的感悟,字数要在400字以上。
①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