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共16小题)

1、对中国古代著作中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本草纲目》中“乃焰硝、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铜诸药者”中的“焰硝”是KNO3 B . 《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中的“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 . 《石膏行》中“何年下凿石膏出,黄壤深蟠白龙骨”中的“石膏”是CaCO3 D .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
2、下列过程发生放热反应的是(   )
A . 固体NaOH溶于乙醇中 B . 固体NH4Cl与Ba(OH)2混合 C . 浓H2SO4加人水中 D . 生石灰加入水中
3、下列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 氯化铵 B . 碳酸钠 C . 过氧化氢 D . 液氯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氟的非金属性比氯强 B . 盐酸的酸性比氢氟酸弱 C . 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D . 氨的热稳定性比水弱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Ⅶ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为+7 B . 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 C . 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D . 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其相应原子的电子层数
7、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 单质碘 B . 溴化钾 C . 过氧化钠 D .
8、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 K+、MnO4- 、Cl-、SO42- B . OH-、AlO 、Cl-、SO C . SO 、OH-、HCO 、Ba2+ D . OH-、NO 、NH 、SO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焰色反应实验前,铂丝应先用盐酸洗涤后灼烧至无色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C . 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应伸入液面下
10、对于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A-和B+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B+的电子式就是B+ B . 原子半径:B>A C . 离子半径:A->B+ D . A可能为金属元素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 . 稀盐酸与苏打溶液反应:HCO +H+=CO2↑+H2O C . 向次氨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D . 铁盐腐蚀铜质电路板:2Fe3++Cu=2Fe2++Cu2+
12、在烧瓶中加入铜片和稀硝酸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
A . 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 . 立即用排空气法收集 C . 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 D . 待烧瓶中的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3、下列属于碱性甲醇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且电极反应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CH3OH-6e-=CO2↑+2H2O B . O2+4e-+2H2O=4OH- C . CH3OH+6e-=CO +4OH-      D . O2+4e-=2O2-
14、下列陈述I和陈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能使溴水褪色

B

铜的金属性比铁强

铜可与FeCl3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NH3是碱性气体

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与氯化钠共热制得HCl

A . A   B . C . C   D . D
15、一种具有很高比能量的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之一为MnO2+e-+H2O—MnOOH+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NH4+、Na+移向铝电极 B . 铝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Al-3e-+3NH3·H2O=Al(OH)3+3NH C . 每消耗27g铝就会有3mol电子通过溶液转移到正极上 D . 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16、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w>Z>Y B . 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为H2ZO4 C . X、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X的较稳定,因为X的氢化物分子间有氢键 D . 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共6小题)

1、化学反应与能量密不可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31g白磷变为31g红磷时释放能量。试回答:

①31g白磷的能量      (填“”或“<”)31g红磷的能量。

②上述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0mL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①分别写出B、C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B        ,C       

②一段时间后,C中产生3.36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硫酸恰好消耗完。最终,三个烧杯中液体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字母),原溶液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按计划我国2030年将进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阶段,甲烷可成为主要清洁能源。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断开1molC一H键所需能量为415kJ,则断开1mol CH4中所有的C-H键需要吸收      kJ的能量。
(2)甲烷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能,发生化学反应时有化学键的       (填“断裂”或“形成”,下同)和       。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0.3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g)时,释放的热能为      kJ;若家庭做饭需6.416×104kJ热量,反应过程设天然气(按CH4算)的热效率为80%,则需要天然气(按CH4算)的体积为      m3(标准状况)。
3、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C的阴离子和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种元素的单质反应,可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的L层电子数等于K、M层电子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A和C形成的AC2的电子式为      
(2)B,C,D,E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3)C的一种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其化学式为        。
(4)已知A、E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H,H结构与干冰相似,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7.6gH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4、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过程(反应条件略去)转化为含氧强酸D,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      ;常用铁制容器盛装D的浓溶液是因为铁遇D的冷浓溶液会发生       

②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气体B被雨水吸收后形成      而污染环境。为减少B的排放,工业上常对原煤进行      处理。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A      ;C       。

②D的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Al、Mg

稀盐酸

偏向Al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Al、Mg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Al、Zn

冷浓硝酸

偏向Al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       (填“相同”或“不相同”)。
(2)写出实验3中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3)写出实验4中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表指针偏向Al的原因:        。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Ⅰ.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钠、钾、镁、铝各0.01mol分别投入足量的0.1mol·L-1的盐酸中,写出与盐酸反应最快的金属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说明理由:      
(3)Ⅱ.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 , 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装置B中所装药品为       ,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加      .B中加Na2CO3 , 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物生成,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假设所通气体是过量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新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