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21:常见的酸、碱和盐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 接通电源后铅笔写字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B . 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NaOH C . 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KOH D . 断开电源写字字迹不会变红
2、2015年1月15日,海珠陈女士一家六口人饭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并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请结合下表信息判断,下列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错误的是( )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无反应

跟硝酸银溶液作用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A . 滴加稀盐酸 B . 加热 C . 滴加硝酸银溶液 D . 加水溶解
3、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

选项

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Ca(OH)2

NaOH

NaOH、Na2CO3

Na2CO3

滤渣

CaCO3、Ca(OH)2

Ca(OH)2

CaCO3、Ca(OH)2

CaCO3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毫升的蒸馏水用于稀释。

三、分析计算题(共1小题)

1、

现有一种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含量,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

已知:该温度下CO2密度为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CO2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下图。

(1)当加入      g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2;图中V      mL。

(2)请计算:

①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②原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百分数精确到0.1%,质量精确到0.01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21:常见的酸、碱和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