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     )

A . 化合物 B . 纯净物 C . 混合物 D . 无法判断
2、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 . 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 . 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 . 加热KClO3制O2 , 可用MnO2作催化剂
3、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 .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 . 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
4、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 肯定大于6毫升    B . 肯定小于6毫升 C . 肯定等于 6毫升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5、微量元素“硒”是防癌之王,严重缺乏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核外电子数为34    B . 核电荷数为79    C . 质子数为34    D . 中子数为45
6、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 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B . 镁+氧气→氧化镁 C . 水→氢气+氧气 D .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7、近年来,北京、长沙等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 . 冬天居民家家都燃煤供暖 B . 燃放烟花爆竹 C . 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 .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参与了反应,性质也发生改变 C . 往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使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 D . 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
9、从如图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 .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 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10、下面是有关实验现象描述的一部分,正确的是 (    )
A . 将一块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 B .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13、两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9.4g(1g以下用游码)药品,他们在放好9g砝码,并把游码调到0.4g后。另一同学称量时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请问该同学称得药品的质量为(   )
A . 9.40g B . 8.6g C . 9.4g D . 8.60g
1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⑤用排水法收集;⑥将导管从水面下拿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④①⑤②⑥ B . ③④①⑤⑥② C . ④①③⑤②⑥ D . ④①③⑤⑥②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蒸馏水,③稀有气体,④冰水混合物,⑤碘酒,⑥高锰酸钾,⑦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⑧液态的氧气。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空气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
(2)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①制造化肥并还可以作保护气的是      

②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附有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的气体是      

(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填序号)

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工业废气达标后排放    ③大量植树

(4)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填序号)_____ (4)
A . 二氧化氮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2)可以将大量氧气压缩到蓝色钢瓶中。      .
(3)夏天比冬天衣服更容易晒干.      .
4、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其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5、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粒子的结构。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图片_x0020_100008

(1)它有      个质子。
(2)它有      个电子层。
(3)化学反应中该原了容易      (填得失几个电子),而变成      (用符号表示)。
(4)已知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6、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然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      ,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要想区别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有      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F,G,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图片_x0020_100009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名称

A、        

D、          F、      

(2)写出反应②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图片_x0020_100010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图2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通过导管与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用小华设计实验,回答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为      ,化学式反应式为      
(2)待燃烧停止,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写2点)。
(3)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4)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      
2、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030102408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一瓶氧气,则选用的装置有       (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快。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小明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水槽中的水呈现紫红色,你认为他操作中的失误是      
(5)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将      ,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      
(6)实验结束后,先            (填序号: a. 熄灭酒精灯;b.将导管移出水面),原因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 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2)在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回收的二氧化锰是否还有       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