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5 | 16 | 15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5 | 30 | 26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 称取3g氯化钾固体溶于47mL水中 |
B |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 加入适量的铁粉 |
D |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点燃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①用作消毒剂的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
②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固体,但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质量的氯化钾
③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④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当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固体有剩余,则被消耗完的固体为碳酸钙
二、填空题(共2小题)
①镁元素 ;②三个氧原子 ;③五个二氧化硫分子 ;④两个氢氧根离子 。
①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 ②可用来做干燥剂的是 ;
③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④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 。
三、简答题(共2小题)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 。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五、实验题(共1小题)
①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
②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
③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②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 NaHCO3
猜想三:含有 ;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序号 |
实验步骤 |
预设实验现象 |
预设实验结论 |
① |
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 |
②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
|
猜想二错误 |
③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猜想三正确 |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 。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