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高炉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4小题)

1、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 .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2、某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一个条约有以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个条约应该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3、1843年,英国商人约翰运送一批货物到中国销售,他不可能将货物卸在(    )
A . 上海 B . 广州 C . 厦门 D . 南京
4、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大门被打开 B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5、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
A . 金田起义 B . 永安建制 C . 攻克武昌 D . 定都天京
7、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那一项不正确(    )
A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C . 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D . 是19世纪60—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
9、洋务运动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 . 福州船政局 B . 开平矿务局 C . 上海机器织布局 D . 湖北织布局
10、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 . 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 .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 . 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 . 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1、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 .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2、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C .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3、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涕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责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 . 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 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 .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4、如果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单元学习,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
A . 侵略与反抗 B . 近代化的探索 C . 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 中国的对外开放

二、辨析改错(8分) (共1小题)

1、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订正。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3)康有为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4)《辛丑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
A . 正确 B . 错误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23分) (共2小题)

1、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三: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材料四: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材料一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3)材料四描述的情境的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四、活动探究题(9分) (共1小题)

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据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涉及的条款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最终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量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主要侵略战争?
(2)写出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哪两个条约?其中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二反映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得到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涡阳县高炉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