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
A .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B . 苏伊士运河
C . 白令海峡
D . 黑海(土耳其)海峡、红海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 . 苏伊士运河
B . 乌拉尔山
C . 白令海峡
D . 巴拿马运河
3、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
B .
C .
D .




4、科学家根据陆地形态提出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 ) (2)
A .
B .
C .
D .




5、读图,完下列各题。
(1)图中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该大洲是( ) (1)
A . 亚洲
B . 大洋洲
C . 欧洲
D . 南极洲
(2)从图中看,A大洲没有直接濒临的大洋是( ) (2)
A . 太平洋
B . 印度洋
C . 北冰洋
D . 大西洋
6、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 . 巴拿马运河
B . 苏伊士运河
C . 白令海峡
D . 土耳其海峡
7、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 )
A . 乌拉尔山脉
B . 大高加索山脉
C . 里海
D . 巴拿马运河
8、读下面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洲( ) (1)
A . ①洲
B . ②洲
C . ③洲
D . ④洲
(2)下列是③④两洲的分界线为( ) (2)
A . 苏伊士运河
B . 巴拿马运河
C . 白令海峡
D . 土耳其海峡
9、下列现象能说明“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
A . 全球气候变暖
B . 台湾海峡发现古河道遗迹
C . 工业污染加剧
D . 格陵兰岛的冰川不断消融
10、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 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
C .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11、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及南极洲包围的大洋是( )
A . 北冰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太平洋
1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是( )
A . 亚洲和欧洲
B . 非洲和南极洲
C . 北美洲和欧洲
D . 亚洲和大洋洲
13、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和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1)
A . 巴拿马运河
B . 苏伊士运河
C . 白令海峡
D . 土耳其海峡
(2)图中哪两个大洲轮廓基本吻合,成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之一 ( ) (2)
A . 甲、乙
B . 甲、丁
C . 乙、丙
D . 乙、丁
14、读大洲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是非洲
B . ②是亚洲
C . ③是南美洲
D . ④是南极洲
15、被三大洋环绕的大洲是( )
A . 南美洲
B . 南极洲
C . 大洋洲
D . 非洲
1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
A .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C .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 .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17、下图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 . 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 . 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C . 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D . 海牛具胡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18、读下列大洲轮廓图(如图),图中四个大洲,表示南美洲的是( )
A .
B .
C .
D .




19、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成的,原因是( )
A . 日本多木材,且质地优良
B . 日本气温较低,便于防寒
C . 日本资源贫乏,缺少水泥
D . 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20、读板块运动方向示意图(部分),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1)
A . 亚欧板块
B . 印度洋板块
C . 太平洋板块.
D . 非洲板块
(2)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红海会缩小
B . 地中海会缩小
C . ①山脉会消失
D . ②山脉会消失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 、B. 、C. 、D.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 、② 、③ 、④
(3)写出AE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山脉、黑海、 海峡;BD两个大洲分界线为 。
2、读下图分回答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板块名称是: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板块。
(3)日本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4)喜马拉雅山是 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5)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板块、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