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18-2019学年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成绩调测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关于小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
A . 冷觉感受器 B . 视觉感受器 C . 痛觉感受器 D . 触觉感受器
3、下列光学知识,可以用来解释“手影”形成原因的是(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折射 C . 光的直线传播 D . 光的色散
4、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下列有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适于生命存在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是一颗恒星 B . 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C . 太阳光照条件较稳定 D . 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5、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个车轮 B . 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快 C . 拍打衣服,衣服上的灰尘掉落 D . 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
6、当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相为(   )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满月 D . 下弦月
7、17世纪,植物学家格鲁通过解剖花,对花的结构作了如下描述:“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其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能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发育受孕。”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 .   格鲁所观察的植物很可能是一种蕨类植物 B . 格鲁所述“花中相当于卵巢的部分”是指花粉管 C . 格鲁所述“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子房中的胚珠 D . 格鲁所述“花中产生精子的部分”是指雄蕊(或花药)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B . 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9、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黏膜造成胃溃疡。下列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叶绿体 B . 属于多细胞生物体 C .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可以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传播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11、进入青春期后,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男生拔掉胡须,以免体态显得苍老 B . 变声期避免大喊,防止损伤声带 C . 女生乳房发育怕被议论,弯腰束胸 D . 为接受新知识,适当阅读不健康的书报刊
1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放置 B . 实验宜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C .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 .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和物仍会完全重合
13、如图是科技馆里表演自行车(下面挂有钩码)走钢丝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行车对绳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 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自行车和所挂钩码的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下列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如图除示、由三块材质和大小均相同的长方体1、2、3拼成的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B上方中央再放置一较大的正方体A。若将B中间的长方体2抽掉后,正方体A对B压强的变化量为△P1 , 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为△P2。关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P1一定大于△P2 B . △P1一定等于△P2 C . △P1可能大于△P2 D . △P1一定小于△P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共10小题)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1)月球形成之初,受小天体的频繁撞击,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2)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3)即使白天在月球上看天空,它的背景也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 (3)
A . 月球上总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 .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2、如图甲和乙表示排卵、受精、胚胎发育等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位于甲图中的      (选填数字序号)。
(2)“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①的名称是      
(3)甲图中的③被称为胎儿的“摇篮”,胎儿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由脐带通过乙图中的④      (填器官名称)从母体获得的。
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当t=5秒时两车相距      米;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4、如图所示,大拇指与食指用力压在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

(1)两手指与铅笔接触处发生了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2)食指凹陷程度比拇指明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5、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米·秒-1

空气(0℃)

331

铜(15C)

3750

空气(15℃)

340

铝(15℃)

5000

水(15'℃)

1500

钢(15℃)

5200

(1)写出一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的规律。      
(2)气温为15℃时,在长为850米的空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2.33秒。制造该金属管的材料可能是      
6、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 (2)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烛焰的正立像 D . 烛焰的倒立像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7、菜豆的一生要经历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再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周期。

(1)图甲是小明探究“影响菜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该实验可探究水和      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
(2)图乙种子结构中的      发育成图丙幼苗中的A。它在发育初期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图乙种子结构中的      。(以上两空均填数字序号)
8、如图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小明将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卡片两端用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小明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3)小明用剪刀将卡片一分为二,两张小卡片迅速向两边分离。此操作要探究的问题是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地,处于白昼的是      
(2)图1中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某一天的正午杆影长度可能为0的是      地。
(3)当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      (选填数字序号)处时,嵊州地区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10、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依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并调整好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小明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但A在放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厘米。
(2)小明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题,每空2分,共22分)(共3小题)

1、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影响”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1000mL、800 mL、600 mL、400 mL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的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②选取100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1~5号的相同培养皿中。

③向1号培养皿加入         , 向2、3、4、5号培养皿分别加入20mL的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后,均放置于25℃环境恒温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③,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

⑤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表所示。

培养皿

1

2

3

4

5

种子发芽率

95%

65%

45%

30%

20%

(1)兴趣小组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步骤③,1号培养皿加入的是      
(3)通过统计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4)为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选用20粒而不是1粒水稻种子外,还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实验。
2、某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将光从不同方向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获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15°

30°

45°

50°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50°

60°

折射角γ

11°

21°

30°

     

41°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      现象。
(2)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增大值      入射角增大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请你根据上述规律判断:当入射角为50°时,折射角大小的范围是      。 (3)
A . γ<30° B . 30°<γ<41° C . γ>41°
(4)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入射角为45°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      
3、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      直线拉动物体,才能使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在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甲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同学们都认为他的做法不科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然后      ,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30小题各6分,第31小题8分,共20分)(共3小题)

1、桃形李是我市盛产的水果之一,为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保存方法。
(1)果农都用嫁接的方法来繁殖桃形李。根据植物的生殖方式来分,嫁接属于      ,请写出该种生殖方式有哪些优点?
(2)桃形李的保鲜是个难题,经销商一般采用塑料袋密封后装箱贮存于冷库的方法来延长桃形李的保存时间。请对这种做法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杭州游玩。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上午9:20,汽车到达图甲路标处;上午10:00,汽车到达图乙路标处。(假定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是匀速行驶的)

(1)交通标志牌中,“100”的含义是      
(2)小明家的汽车在上述时间段内的行驶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一家从乙路标处到达杭州至少还要多少时间?
3、实心长方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甲的质量为12千克,密度为0.6×103千克/米3 , 底面积为4×10-22。乙的质量为5.4千克,底面积为6×10-22

求:

(1)图1中,长方体中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图1中,长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将截下部分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如图2),甲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则甲截下部分的高度为多少米?

五、附加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33小题各6分,第34小题8分,共20分)(共3小题)

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乙同学家,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甲后他们同车返回乙同学家。整个过程他们与乙同学家的距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      千米。
(2)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倍。
(3)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小时。
2、科学兴趣小组想知道某凸透镜的焦距f的大小,及其成像规律,做了以下实验:

(1)他们将镜面垂直于阳光,在凸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中心与白纸的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引燃的时间t,绘制了图线甲。由图甲可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      厘米。
(2)接着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时的物距u,像距v,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绘出图线丙(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应满足的条件是      
(3)兴趣小组经“百度”发现,科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用字母n表示),放大率等于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的比值,也等于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结合乙、丙两图,当物距u=1.5f时,n=      
3、如图1,一只底小口大的杯子(上下底均密封),上底面积S1为20厘米2 , 下底面积S2为30厘米2。杯内盛有质量为230克,深h为10厘米的水。此时杯底S1受到水的压力为F1 , 杯底S1受到水的压强为p1。已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用公式p=ρgh计算,其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米3),h为处于液体中的深度(单位为米)。

(1)F1的大小为      牛。
(2)请对F1与杯内水的重力G之间的大小关系作一对比,并对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3)如果将该杯子倒置(如图2),杯底S2受到水的压力为F2 , 杯底S2受到水的压强为p2 , 则p1      p2 , F1      F2。(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18-2019学年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成绩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