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4小题)
唐诗 | 宋词 |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共1小题)
![]() |
![]() |
图1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 | 图2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 |
![]() |
![]() |
图3 河南南阳张仲景祠 | 图4 北京西山曹雪芹故居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共2小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美国人培理率领的黑船舰队叩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深切感受到了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培理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1840年以后,意识到落后的中华民族求知若渴,四处寻找老师,学习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少国家,最后还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足以表明,强调“中国特色”在解决自身问题上,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
——摘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材料三: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于是由法德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由于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横空出世了。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一: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国;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自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共1小题)
任务一:【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
任务二【解放思想一传承精神文明】
任务三【保障民权——关注政治文明】
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 |
2019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 |
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等 |
救命良药进医保改农村厕所、建民生工程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博物馆新需求、新功能文化+旅游绽放更大魅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安全是网约车的底线 |
上述法律文献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
2019年“两会”人气话题说明了什么? |
任务四【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