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将80℃的铁块投入到40℃的水中,假设只有铁块与水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最终铁块与水的温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量从水传递到铁块 B . 最终铁块和水共同温度为60℃ C . 铁块具有的热量一定减小 D . 铁块与水的总的内能不改变
2、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力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 没有摩擦时,机械效率一定等于100% D . 做同样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并使物体势能增大的是(   )
A . 工人推车,车没有动    B . 将箱子搬到桌上 C . 举起杠铃不动    D . 滚动中的足球
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900N的物体,使它在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所用的拉力F为400N。则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90W B . 拉力在这10s内做的功为400J C . 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 D . 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更重的物体时,则绳子拉力会变大,但机械效率不变
5、如图所示,在“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所用斜面和水平面都必须是光滑的 B . 木块向前滑行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 . 小球质量越大,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 D . 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6、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象(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已知t1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游客达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 0﹣t1时间段内,弹性绳的弹力等于游客所受重力 B . 在 t1﹣t2时间段内,弹性绳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C . 在 t2﹣t3时间段内,重力不做功 D . 在 t3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
7、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

A . 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B . 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 C . 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D .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8、“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B . C . D .
9、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弯弓射箭,箭的动能转化为弓的弹性势能 B . 拦河大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提高了水的重力势能 C . 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 人造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10、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会停止上下摆动.从能量角度对其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B . 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 滚摆在整个滚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 . 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滚动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 
11、如图是起重机用四种方案将地面上的一棵大树扶起的瞬间,其中拉力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1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猜想A:可能与悬挂重物位置有关.猜想B: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此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1)A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  (2)在A、B两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3)在A、B两处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方案能探究猜想A  B . (2)方案能探究猜想B C . 方案(3)能探究猜想A D . 方案(3)能探究猜想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赛艇的船桨是一种杠杆,划船时它是一支      力杠杆,手移动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2、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

(1)小明用一把缝衣剪刀剪布,如图所示,他为了省力应将布放在剪刀      处(填“A”或“B”).
(2)骑自行车上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这样做是为了      (选填“省力”或“省功”).
3、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将      ,机械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工人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220N,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m.则此过程中的有用功      ,总功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g取10N/kg).

5、南极洲的冰川      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生火取暖是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人体内能的。
6、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跳出了218      的好成绩(填适当的单位).小芳同学用60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N,小芳投出了6.3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2.6m,则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小芳对球所做的功为      J.
7、皮球从高处落下,撞击地板后又弹起,再落下,再弹起……反复多次.在小球撞击地板发生形变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主要是      能转化为      能;在小球离开地板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主要是      能转化为      能.
8、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90min内,心脏做功约为      J;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进行爬竿比赛,他们两人的质量之比为4:5,甲匀速爬到竿顶用时9s,乙从同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10s,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为      
9、会荡秋千的人,不用别人帮助,就能把秋千荡得很高。做法是:当人从高处向下摆时,身体由直立变为下蹲,此过程降低重心高度,将更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而从最低点向上摆时,用力将身体由下蹲变为直立,此过程克服身体重力做功,增加了      能,如此循环往复,机械能越积越多,秋千就越荡越高。
10、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车的动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动能;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三、 解答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装置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物体AB质量不变)
(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A”或“B”)的动能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4)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它是通过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5)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      
(6)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      高度由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
2、港珠澳大桥被誉为现代七大奇迹之一,其中长约5600m的沉管隧道通过引桥与人工岛路面相连,引桥长1000m,竖直高度为40m,简化图如图所示。重5×104N的汽车在沉管隧道中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05倍。从引桥最低端开始汽车功率增大到90kW匀速行驶,耗时45s到达人工岛路面,求:


(1)汽车完全通过沉管隧道需要多少秒;
(2)汽车在沉管隧道中行驶时牵引力所做的功;
(3)汽车在引桥上所受阻力的大小。
3、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s内将重为45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20W。求:

(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F做的功;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甲图(a)所示,小华用笤帚在扫地,O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1 . 在甲图(b)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
(2)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的力臂L.
(3)如图丙所示,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点画出最小作用力的示意图。
5、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      (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应将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      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      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      (选填“小李”或“小王”)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      (选填“影响" 或“不影响”)到杠杆的平衡。请说明理由      
6、小明同学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甲                   乙

(1)实验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为了能准确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      (填“缓慢匀速提升”或“静止”)时读数.
(2)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请认真填写所缺少的部分

物重G/N

物体提高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读数F/N

绳自由端拉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5

0.15

2

0.45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小明同学实验时滑轮组的连接装置图.
(4)同学小丽观察并分析了小明的实验后,认为小明的实验中,可少用一种测量工具,也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去掉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      (依据实验装置图和所测物理量).

(5)小华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滑轮的规格相同),如右图乙所示.

①小华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小华和小明使用各自的滑轮提升相同的钩码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刻度尺各一个,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使用的弹簧

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

弹簧A

5

S1

弹簧A

8

S2

弹簧B

5

S3

弹簧B

8

S4

(1)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      能.
(2)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于用仪器直接测量,本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
(3)为了探究“猜想一”,可选用上表中            两次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4)下面是探究猜想二的实验方案,请结合上表中的实验记录,将方案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图安装好;

②压缩弹簧A,使其长度为5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距离S1

③压缩弹簧A,使其长度为      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距离S2

④比较分析实验数据S1和S2 , 若S1与S2不相等,则猜想2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8、小夏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此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 A、B、C、D 四个铅球分别从距离沙表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其中 D 球从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 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

实验数据如下表:

(1)本实验中,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      (填实验序号),得到的结论是:当物质量相同时,      
(4)比较③④,得到的结论是      
(5)经进一步实验和分析,小夏大胆给出重力势能(Ep)的表达式“Ep=mgh”,并去办公室询问了老师,得以证实,小夏高兴不已。回到教室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又算出了各小球落到沙表面的动能,其中B球的动能为      J。(忽略空气阻力,g=10N/k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