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三峡船闸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它是利用 原理来工作的。当阀门A打开, 阀门B关闭,水从 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A打开,船驶入闸室。
2、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②厨房的菜刀刀刃磨得很薄;③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④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增大摩擦的是 。(填写序号)
3、滑板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之一,如图所示,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加速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两空选填“>”、“=”或“<”)。
5、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用一水平推力把物体A向右移动(不落地),如图乙,则物体A在移动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 ,所受摩擦力 (以上2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离弦的箭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会继续前行;越尖的箭头越容易射穿目标,是因为箭头越尖对目标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
7、如图所示,2012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落入7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蛟龙号下潜到7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m2 , 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 N(ρ海水=1.03×103kg/m3 , g=10N/kg)
8、中新网转发了一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一只灰鹅独特的飞行技艺。如图显示的就是这只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 上方的空气流速(选填“大于”或“小于”),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 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
9、将体积相等的松木(ρ木=0.5g/cm3)和石蜡(ρ蜡=0.9g/cm3)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松手静止后,松木所受到的浮力F1和石蜡所受到的浮力F2的大小关系为F1 F2(选填“>““=”“<“)。此时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比V木露:V蜡露= 。
10、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12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N,其密度是 kg/m3 . (g=l0N/kg)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是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共8小题)
1、在平南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 )
A .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 .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 .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 .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2、如图所示,将一枚鸡蛋放在一杯盐水中,鸡蛋刚好处于悬浮状态,在往杯中加入清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鸡蛋将上浮,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在减小
B . 鸡蛋将上浮,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不变
C . 鸡蛋将下沉,所受浮力在减小
D . 鸡蛋将下沉,所受浮力不变
3、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
A . 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 . 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 . 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 . 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匀速转弯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 . 竖直下落的小球越来越快,小球的惯性越来越大
C . 物体受到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不受力运动物体很快会停下来
D .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将物体A、B叠放后一起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再将A从B上拿下放入水中,B静止时在水面漂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A的密度大于物体B的密度
B . 物体B漂浮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
C . 物体B漂浮后,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D . 物体B漂浮后,物体A所受的浮力不变
6、小明推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放手后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停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小车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 . 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推力
C . 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小明对小车的推力与小车对小明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7、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
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B .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 .
斧头对木柴的力
D .
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




8、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
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B .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 .
斧头对木柴的力
D .
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共4小题)
1、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2、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 , 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求:
(1)玻璃杯的重力大小。
(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如图中(a)、(b)、(c)的哪一种?(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 , 取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3、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 . 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质量;
(3)如图乙所示,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
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细线相连浸没水中,两物体恰好悬浮。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已知物体A的体积为1000cm3 , 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 , 物体B的质量为0.5kg。(g取10N/kg)求:
(1)物体B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
(3)物体A受到的重力;
(4)细线剪断后,物体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共4小题)
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型管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甲和图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比较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 ,理由是: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和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3、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
物体质量(kg) |
重力(N) |
比值(G/m)(N/kg) |
物体1 |
0.1 |
0.99 |
|
物体2 |
0.2 |
1.96 |
|
物体3 |
0.3 |
2.94 |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 ;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 比,你判断的依据是 。
(3)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4)该小组的同学在继续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的探究实验,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做出评价。 评价: , 。
4、下列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实验中的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 N。
(2)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 。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C中,圆柱受到的浮力F浮= N。
(4)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N。
(5)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6)纠正错误后,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