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19年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题4分,第11~1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共15小题)

1、科学家做社会调查时发现边远山村村民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现代慢性病的发病率普遍较低,分析发现村民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尤其是各种蔬菜)为主。由此推断,下列营养素中可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 . 纤维素 B . 蛋白质 C . 糖类 D . 无机盐
2、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倾到液体 C . 浊液过滤 D . 稀释浓硫酸
3、2018年7月28日凌晨天空上演了本世纪最长月全食,也叫“血月”。宁波市民观看了这次“最小满月+月全食+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 . 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北半球 C . 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D . “血月”是因为火星照射引起的
4、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区别错误的是(   )

A . 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 . 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 . 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5、小敏在微商处购买了一款价格高品的美白系列化妆品,使用后脸部发生溃烂,经相关机构检测发现该化妆品中汞和铅元素竟远超过安全值。汞(Hg)元素和铅(Pb)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元素符号不同 B .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 . 原子质量不同 D . 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可表示一条食物链 B . ②③④可表示呼吸作用,⑤⑥可表示捕食关系 C . A表示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D . C是消费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7、下列各选项中四个术语分别表示右图中的甲、乙、丙、丁,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 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B . 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C . 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D . 杠杆、省力杠杆、 等臂杠杆、费力杠杆
8、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 B . 丙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9、人工智能建筑机器人HAdrianX能按照设定程序自动砌砖,还能研磨和切割砖块,两天之内,就能搭起一栋住房。则(   )

A . 机器人HAdrianX是生物体 B . 机械手提升砖块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 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相当于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D . 机械手研磨砖块时砖块的温度会上升,这是通过热传递增加了砖的内能
10、小科利用初中科学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3条铜的“旅行路线”,每条路线中的每次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那么,每条路线中可能都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 . 置换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1、某同学在家庭实验室里,将甲、乙图中的装置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通路,其中两个相同的铜线圈处于磁场中。用外力使甲图中的线圈在磁场中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的线圈在运动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乙图类似于发电机,其原理是电磁感应 C . 甲图类似于电动机,其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D . 乙图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也会随着运动起来
12、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要做这项研究,可选取下图中的两个实验 是(   )

A . 甲与乙 B . 乙与丙 C . 甲与丁 D . 丙与丁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B .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C . ③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定量的稀硫酸
14、如图甲所示,用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吊篮C及其中的货物A和电动机B。启动电动机,它所提供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吊篮上升的速度v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若一切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在1s~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0~1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100J B . 在1s~2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的功率为1500W C . 在0~3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的功率为1275W D . 动滑轮重为100N
15、图甲是模拟调光灯。电源电压为4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0.4V时“刚亮”;铅笔芯长15cm、阻值为30Ω,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回形针A固定在铅笔芯右端,回形针P可以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该调光灯在使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闭合开关,移动P能连续调光 B . 闭合开关,P滑到距A点10cm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15W C . 在距A点2.5cm处做标记,可以提醒P向A滑过此处,小灯泡将不安全 D . 在小灯泡工作时,从“刚亮”到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变化范围为0.048W-0.75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共7小题)

1、  2018年含月25日,中国第一例无亮鸡蛋在塑科杯中孵化成功,网名“小茶缸”。这个实验首先是要研究出外界因素对鸡胚发育的影响。实验成功之后,对于研究人胚发育,以及人类预防治疗疾病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1)“小茶缸”的诞生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整个孵化过程经历了21天,图是经过20天发育的“小茶缸”,可以清晰地看到喙、眼、翼、足等结构,其中的眼属于      (填结构层次名称)。
2、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太阳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核心、辐射层、对流层三个部分(如图甲),大气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1)太阳黑子是      (选填“光球层”、“色球层”或“日冕层”)上的巨大气流旋涡,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
(2)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3)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有助于解决人类能源短缺问题。科学家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如图乙。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化学式)。
3、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       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2)小科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①取样,在空气中加热;②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③取样,加入硫酸锌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小思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熟练使用显微镜是初中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制作装片是显微镜观察的重要手段。
(1)小科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      (选填“清水”或“碘液”),然后进行取材、展平和盖片。
(2)制作好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后,小科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图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

①下降镜筒 ②放片

③对光 ④上升镜筒

5、如图所示的铁块重力G=4N,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当他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铁块此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4s内拉力F做的功是       J。

6、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
(2)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      变化(选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3)尿素属于氮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如图所示是小科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科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      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科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3)小科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光具座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共4小题)

1、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科认为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需放出热量。对此,小科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现点。实验过程:(实验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通入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 , 比较发现t2高于t1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t2高于t1的原因是        。
(3)小思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科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完成小思设计的实验方案:①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在保温杯中倒入与第一个保温杯中质量相同、温度为t1的冷水,②再倒入      ;③摇匀后测出此保温杯中水温t3 , 并与t2比较,t2高于t3 , 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
2、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科用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A、B两组实验:


A组实验: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20、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A图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一);

灯源与容器的距离/cm

10

20

30

光照强度/lx

435

375

280

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枚

10

5

1

B组实验:向B装置1、2、3号容器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后各放入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放在60W的白炽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二)。

编号

1号

2号

3号

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枚

0

3

9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并上浮,请你推测此气体为      
(2)分析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强度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强度越强,        。
(3)表二中1号内无叶片上浮,其原因是1号中      ,草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据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温室大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两个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
3、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小科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科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科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记录实验现象。

①小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实验中,小科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二:小科将CO2持续通入一定质量分数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AB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

4、电阻箱是能够直接读出电阻阻值的可变电阻,在电路图中符号是“ ”,为探究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电阻倒数1/R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和图乙所示实物连线图,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I-I/R图像。

(1)如图乙是根据图甲连接的实物图,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连接正确。
(2)实验时,当电阻箱接入电阻从10Ω变成15Ω时,电压表示数变大,此时,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V。
(3)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得出实验探究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第27、28、29、30小题每题6分,第31小题8分,第32、33小题每题9分,共50分)(共7小题)

1、  2018年5月8日,刚果卫生部确认出现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导致至少17人死亡,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在世卫组织协助下,刚果政府21日开始为部分医护人员接种埃博拉实验疫苗rVSV-ZEBOV,这是世卫组织首次使用疫苗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1)下列传染病中,与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同一类的是      (填序号)。

①肺结核②天花③淋病④血吸虫病⑤甲肝⑥蛔虫病

(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      
(3)预防埃博拉出血热需要专门研制埃博拉疫苗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该病,原因是       。
2、“氨甲环酸”(CaH15NO2)是一种常见的止血类药物,可以安全可靠地降低创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有鉴于此,氨甲环酸这种廉价的、非专利药物,已经列入了WHO必备药品清单中,并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1)正常人皮肤少量流血后会自然愈合,这是因为血液中的      具有凝血功能。
(2)手术后通过静脉注射此药物止血,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腔。
(3)计算氨甲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精准到0.1%)
3、  2018年5月2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载入太空,为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等探月任务提供了保障。

(1)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鹊桥号”中继星位于图示      (选填“a”或“b”)位置时,可起到信息中转作用。
(2)“鹊桥号”中继星绕月球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       (选填“保持不变”或“发生改变”)。
(3)火箭在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4、近年来,不少电动车车主为了遮阳挡雨,在车上安装了遮阳伞,使电动车成了马路上一道“移动风景”,仿佛一架架“陆地滑翔机”在大街小巷穿梭。这些遮阳伞看似实用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此交警部门开展了“电动车加装遮阳伞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请运用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安装了遮阳伞的电动车存在安全隐患。

5、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进行“精准吊装”实验,7块长短不一的长方体木块均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机器人将木块按长度从大到小依次吊装并对称叠放。已知木块的密度相同,高度均为h=0.2m,宽度均为b=0.2m,不同序号木块的质量如下表,其中m=12kg,g取10Nkg。

序号

1

2

3

4

5

6

7

质量

2m

m

m/2

m/3

m/4

m/5

m/6

(1)已知1号木块的长度a=1.2m,求未叠放时1号木块对地面的压强。
(2)如图,把2号木块吊装到1号木块的上面,求此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3)机器人完成全部吊装叠放用时6min,求整个过程克服木块重力做功的功率。
6、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10g该样品,加入54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73g。计算:
(1)将200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要加水      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传感器可以把力学物理量转化成电学信号,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表现力的大小。测量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电阻大小不计),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恒为12V,已知压力F的大小与R2的阻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闭合开关S,压力F0=0时,滑片P在最上端;压力F1=1N时,电流表示数为1A,电压示数为3V,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电压表示数为7.5V。求:

(1)定值电阻R1的大小;压力F1与R2阻值之比k;
(2)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压力F2的大小;
(3)压力F的大小与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19年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