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但是用错也会闹笑话,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用错的一项是(    )
A . 有人带着自己的弟弟到朋友家去,说:“舍弟较调皮,请多多包涵。” B . 朋友好久不见,见面问候后,互聊近况,问:“张兄,现在一定另有高就吧?” C . 一文学爱好者的作品发表了,一友发微信给他:“已经拜读你的拙作 , 写得太好啦!” D . 有一人乔迁新居,很多朋友去贺喜。他说:“感谢大家光临寒舍!”

二、综合性学习(共2小题)

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要求答题。

    宁波多水,江河溪流纵横交错,蜿yán    曲折。为启通途,宁波的先祖们取木石为基,架桥为渡,几经cānɡ    桑,形成了独特的桥梁文化。

    据光绪七年(1881年)的《宁郡城河丈尺图志》标载,单宁波老城内,就有古桥159座,至于宁波大市,大大小小的古桥,总数超过万座。而宁波现存的古桥已不足十分之一,很多精致的桥梁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一串熟悉的桥名让后人xiá    想。

    昨天的宁波阴沉沉,飘着细雨。就在这样的天气里,鼓楼二楼一间不大的展览厅里,“宁波古桥旧影展”开展了。挂在墙上的50多张老照片,默默讲述着宁波古桥的前世今生。而通过这些桥,我们也能隐约kuī    见宁波城市的巨大变迁。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806班的小A同学得了流感,请假至下周一回校。因此她在学校阅览室借阅的《昆虫记》一书不能按期归还,请麻烦你代小A转告阅览室的徐老师,借阅的书籍要延期至返校时才能归还,并向她表示歉意。(不超过90字。)

三、句子默写(共1小题)

1、古诗文名句默写。

    花草树木,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饮酒》中写道“      ,悠然见南山”;《春望》中写道“      ,城春草木深”;《黄鹤楼》中写道“晴川历历汉阳树,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      ,归雁入胡天”;《野望》中写道“树树皆秋色,      ”;《三峡》中写道“      ,良多趣味”;除此之外,“            ”两句亦可见古人对花草树木之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无与为乐者      

石垦壤      

益其所不能      

④上自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乙)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

    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著。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注:凤鸣而鸷翰:凤鸣,指凤凰打鸣、吟唱。鸷:凶猛的鸟,翰:指鸟的羽毛。

《资治通鉴·周纪三·周赧王五年》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①必敬必       

②富贵不能       

③是足以为      

④圣人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②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3)(甲)文中“岂不诚大丈夫哉?”在(乙)文中表述为“岂不大丈夫哉!”,你觉得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 强烈,为什么?
(4)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哪些标准?(摘要原文即可)
(5)近日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微信,你觉得有没有道理;根据甲文请你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五、名著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①中国民间流传A有各种各样神奇的本领:四面八方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

    ②A身旁的人这样描述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象铁打的一样。

    ③A的妻子谈及丈夫的性格时说道:“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这三则材料中共同提到的A,指的是红军的重要领导人      (人名)。1936年,斯诺来到陕北采访时,从毛泽东打满补丁的衣服、A用马尾毛做的      、彭德怀用      做的背心、      用绳子缠着一条腿的眼镜中,看到了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①②③任选一空作答)

2、请将下列选项正确地填入语段中。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就的十卷本科普著作。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书中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例如,作者将      誉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正是有了它,才有了干净的大自然;盛赞了      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讴歌了      为后代做出的无私奉献,称它为儿女操碎了心。

A.小甲虫    B.黄蜂    C.蜣螂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宁波市公共图书馆借阅卡服务规则

    (一)适用范围

    宁波市公共图书馆借阅卡适用于宁波市公共图书馆联盟馆、分馆、一卡通流动图书馆、宁波网络图书馆、街区自助图书馆。

    宁波市公共图书馆联盟目前共拥有中文纸质图书400万余册,年订阅纸质期刊1万余册,年订阅电子期刊1万余种,电子图书100万余种。读者可持证在上述图书馆阅览、外借图书,所借图书通借通还。

    (二)办卡

    首次办卡免工本费。押金100元,一次可借图书10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

    ①人工办理。在开放时间,读者持有效证件可在市图书馆服务台免费办理。

    ②自助办理。读者持第二代身份证可在设立街区自助图书馆的网点免费办理。

    (三)补卡

    借阅卡如有损坏或遗失,带有效证件可在市图书馆服务台补办,每个借阅卡收取10元工本费。

    (四)退卡

    读者退卡需到市图书馆服务台办理。退卡须凭本人有效证件、押金收据及借阅卡;如押金收据或借阅卡丢失,需带有效证件及复印件;如代为退卡,还须加上代办人有效证件。退还借阅卡前须归还所借书刊,并结清相关费用,押金退还后市图书馆收回原借阅卡。

    (五)换卡旧卡换新卡,读者需持本人有效证件到市图书馆服务台办理。

    (六)其它事项

    ①借阅卡一旦丢失,须及时挂失,挂失前所产生的损失由借阅卡所有者承担,挂失后发现有冒用情况,工作人员有权收回。

    ②每个身份证号只能办一张借阅卡。

    ③为加快图书流通,读者需在借阅期内归还书刊,超期每天每册需交纳超期费0.1元。

    ④图书馆书刊属国有资产,读者应自觉爱护。读者借到书籍请仔细检查,发现缺页、污损等情况应及时与管理人员联系,以明责任。如读者发生图书遗失、撕页、污损等情况,应按章赔偿。

    ⑤赔偿标准。普通图书赔偿标准:出版年份距遗失日期1年内,原价赔偿;1年以上,5年以内,2倍赔偿;5年以上,10年以内,3倍赔偿;10年以上,15年以内,5倍赔偿;15年以上,20年以内,10倍赔偿;20年以上,20倍赔偿。普通图书污损赔偿标准,由各馆按污损程度参照遗失标准酌情确定。

办证指南

    办证地点:宁波市图书馆一楼大厅

    办证时间:星期一13:00-20:30  星期二至五08:00-20:30  星期六、星期日09:00-17:00

(1)阅读规则与办证指南,下列说法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1)
A . 旧卡换新卡,可以自助办理。 B . 办卡需持第二代身份证。 C . 补卡需带10元工本费。 D . 退卡如押金收据或借阅卡丢失,只需带有效证件。
(2)舒秋办了借书卡,借了十册书,眼看30天的借期到了,可是市图书馆离他家太远,眼下功课又紧张,还书成了麻烦事,他该怎么办?请你给他想想办法。
(3)舒秋借的《巨流河》(三联书店2011年4月出版,定价32元)于2015年6月不慎遗失,按照《服务规则》,他应该赔偿多少钱?为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芙蓉

    ①上个星期来的时候,原来是想着行李越轻便越好走路,所以只在背包里放了一本速写簿和两只铅笔,想不到,在秋天的深山里,竟然到处都是高大的山芙蓉。

    ②野生的花树粗犷而又妩媚,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③疏朗的枝干直直向上生长再向四周分叉,枝桠层叠间仿佛毫无顾忌,毫无章法,灰绿的叶茎上长满绒毛,如果在不开花的季节遇到,不过是些一无可观的杂树而已。

    ④但是,当花苞密集丛生在枝头,当薄薄的花瓣逐朵回旋展开,颜色从纯白到浅粉到淡红,单瓣的山芙蓉仿佛在秋日的山间演出了一场又一场飘忽的梦境,让经过的旅人也不得不心中飘忽起来。

    ⑤而我偏偏只带了两支铅笔。

    ⑥当然,还是在树下努力画了一些速写,下了决心,这个星期还要再来。并且为了怕自己一如往常地对自己失信,在台北下机的时候,就直接又跑到航空公司的柜台前,再买了去花莲的飞机票。

    ⑦一个星期过去了,在出发的前夜,往行李包里放东西的时候,孩子问我:

    ⑧“怎么才回来几天,又要走?”

    ⑨我声音放得很软地向他们解释:

    ⑩“怕花会谢,所以赶着再去一次。”

    ⑪孩子不说什么地走开了,我又放了一本水彩纸进画袋,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多画几张。

    ⑫再进到山里,花朵果然已经凋谢了不少,好在还有许多棵迟开的,依然可以入画。

    ⑬山上天气晴朗,每一片叶子好像都是透明发亮的。有人带着孩子上山,一边走一边还唱着歌,小女儿有些落后了,在经过我身旁时娇声地呼唤着她的父母:

    ⑭“你们走慢一点嘛!妈咪,等等我嘛!”

    ⑮我的热情忽然冷了下来。在我眼前,山芙蓉的颜色再也没有第一次看到时那样的诱人了,花间仿佛处处有我孩子寂寞的面容。

    ⑯提早一天回到台北,孩子们看到我的那一刻确实很快乐,晚餐桌上,每个人都说了很多话。

    ⑰然后,依旧是各人回到各人书桌前,做那些永远都做不完的功课,到了上床前互道晚安的时候,女儿才忽然说了一句:

    ⑱“妈妈,我们还是喜欢有你在家。”

    ⑲我一面微笑着拥抱我的孩子,一面好像看到那满山野生的花树,在无人经过的山路间,纷纷地开了,又纷纷地落下。

(选自席慕蓉散文集《透明的哀伤》)

(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本文主要讲述我两次到深山里画山芙蓉的事,表现我对美术的热爱和执着。 B . 第⑧节中孩子的问话是作者为下文决定不再画山芙蓉并提前回家设下的伏笔。 C . 第⑬⑭节写一个小女儿的呼唤是闲笔,与中心无关。 D . 作者极力描写山芙蓉这种野生花树的美丽,是托物言志,赞美生命力的顽强和粗犷。
(2)第⑮节写到“山芙蓉的颜色再也没有第一次看到时那样的诱人”,这是为什么?
(3)读第⑱节划线句,揣摩“我”当时听后的心理,请用第一人称来描写。(30个字左右)
(4)结合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你想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说些什么?

(链接材料)据统计,某县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20多万人,有9万多(含父母一方外出)18岁以下的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45.7%,分布于全县各个乡镇、村。这些儿童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管理的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中出现学习困难、亲情饥渴、生活懒散的问题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这一现象已引起该县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选自新浪网《关于重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七、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东钱湖

明·范钦

澄波四望空,画舸沂冷风。野寺轻鸥外,人家细雨中。

菰蒲临水映,洞壑与天通。即拟寻真去,花源杳无穷。

注释:画舸ɡě: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沂yí:超越极限。野寺:野外庙宇。菰蒲gū p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可食。“菰”的嫩茎称“茭白”,“蒲”又称“香蒲”。洞壑:深谷。

(1)这首诗展现了景物      的特点,诗的末联化用了      这篇课文的意境。
(2)结合全诗,说说本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命题作文(共1小题)

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与吃有关的那些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