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9小题)
1、体积为1cm3的水,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如果将这些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排列成长列,这列队可以绕地球多少圈?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水分子直径约为4×10﹣10m.
2、查阅有关资料,自己设计图表,按质子、氢原子、水分子、周岁婴儿、中央电视台电视塔、中国、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用科学记数法标出物体尺度的大小.
3、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组成.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4、浩瀚的宇宙由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星系团…组成,按尺寸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 银河系、星系团、太阳系、地月系
B . 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 . 星系团、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D .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
5、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物质中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
A . 金刚石
B . 木头
C . 氧气
D . 矿泉水
7、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最小的粒子是( )
A . 夸克
B . 原子核
C . 电子
D . 质子
8、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 .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
B . 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
C . 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夸克、电子
D . 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夸克、电子
9、如图所示为卢瑟福依据大量的观察实验汇聚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论图,1911年卢瑟福根据大量的散射实验结论图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最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微粒及物体尺度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原子核、生物体、分子、中子、地球、太阳系、总星系
B . 夸克、电子、原子、病毒、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C . 质子、夸克、原子、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 . 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月球、人、分子、原子核
1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带 电,核外电子带 电。
1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在卢瑟福提出得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中,原子由 和核外高速运动的带负电的 组成。
13、在探索微观粒子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 结构模型,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构成。
14、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图中乙对应为 态,丙对应为 态
15、图是氢原子的结构模型图,则( )
A . 电子带正电
B .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 . 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将带负电
D . 原子核和电子都带电,所以氢原子整体会显电性
16、将质子、氢原子、水分子、夸克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氢原子、夸克、质子
B . 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
C . 水分子、夸克、氢原子、质子
D . 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
17、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α粒子轰击金箔来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该实验说明( )
A .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B . 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任何实验都存在一些偶然现象
C . 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体积较小的原子核里
D .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18、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1)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2)走过面包房,可闻到面包香味;(3)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红。你认为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哪种能较好地解释上述现象?( )
A . 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颗粒之间是有空隙
B . 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各个颗粒是紧靠着排在一起
C . 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各个颗粒是不停地运动
D . 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19、中国科技馆有一个“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演示仪”,如图甲所示。190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利用高速的a粒子轰击金箔,穿过金箔的a粒子在荧光屏上呈现出亮点。1911年,卢瑟福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乙中所示的四种模型中与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最为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20、2016年3月3日,物理学家杰拉德•杰克逊和史蒂芬•霍维试图就反物质湮灭释放巨大的能量来制造宇宙飞船的推进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那么,根据你的理解,如图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 PM2.5、分子、原子核、电子
B . 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C . 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D . 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22、把分子看成球体,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10m,合 nm,如果把他们一个挨着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cm,该正方形中约有 个分子。
23、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相当于 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24、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 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指出原子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组成。
25、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是由 个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周围有带负电荷的 绕核做高速运动。
26、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 电,这是因为橡胶棒 (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2)以氢原子为例,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 (甲/乙/丙/丁)。
27、在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a和c数量不相等
B . b决定原子种类
C . 质量集中在c上
D . a和c之间存在吸引的力
28、下列有关原子模型,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 . 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 . 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 . 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29、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原子中不带电的是( )
A . 质子
B . 电子
C . 中子
D . 核子
30、按人类发现原子结构的历史顺序对以下四种原子型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⑴ 不可再分的颗粒 ⑵
葡萄干蛋糕模型
⑶ 电子云模型 ⑷
行星模型
A . (1)(2)(3)(4)
B . (3)(4)(2)(1)
C . (1)(2)(4)(3)
D . (3)(2)(1)(4)
31、据报道,今年4月,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矮恒星、他们进一步用“凌星法”发现了它的一颗行星,精确测定了这颗行星的体积(为地球的2.75倍)、质量(为地球的6.6倍),并推测它是目前发现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可以推断,该行星( )
A . 能够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到
B . 接受太阳光所需时间约39年
C . 密度为地球的2.4倍
D . 绕矮恒星运转时机械能不守恒
32、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科学家的说法是( )
A . 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
B . 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构成
C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33、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 ,它的发现说明了 是可分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
34、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带 电的原子核和带 电的 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
35、如图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体积 ,分子间的作用力 。
36、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 。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2 (填单位)
37、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 模型。
(2)以氢原子为例,如下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该结构的是 .对物质结构的研究成果也正是许多哲学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渊源。 (2)
A .
B .
C .
D .




38、如图为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的模型示意图,请用语言描述原子核式结构的大概内容。
3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图中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 m.使用透气孔径为3.0×10﹣6m的N95型口罩 (能/不能)有效遮挡甲型H1N1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