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市区县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的推断中错误的是(   )
A . “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还原性 B . CuH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 C . CuH+Cl2=CuCl+HCl(燃烧) D . CuH+HCl=CuCl+H2↑(常温)
2、《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 . CuSO4·5H2O B . FeSO4·7H2O C . KAl(SO4)2·12H2O D . Fe2(SO4)3·9H2O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干冰不是冰;②纯碱不是碱;③食盐不是盐;④氢键不是化学键

A . 全部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4、铟(49In)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In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B . 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 . 碱性:In(OH)3<RbOH D . 原子半径:In>R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铁俗称“铁红”,可以和某些油料混合制成防锈油漆 B . 食盐可作调味剂,但不能作食品防腐剂 C . 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D . 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Na2O·CaO·6SiO2
6、下列过程中,只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 . 冰融化 B . 硫酸氢钠溶于水 C . 食盐熔化 D . 氯气溶于水
7、海水中食盐储量丰富,工业上常用食盐制取多种产品。下列物质不能通过食盐一步制取的是( )
A . 金属钠 B . 烧碱 C . 纯碱 D . 氯气
8、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x-y=10时,该微粒为( )
A . 原子 B . 阳离子 C . 阴离子 D . 无法判断
9、有关铁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铜制容器可以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 B . 铜与过量的硫粉共热产物是Cu2S C . Fe2O3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取Fe(OH)3 D . 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3 , 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
10、向碳酸钠稀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 . Ca(OH)2溶液 B . Na2O2固体 C . CO2 D . CaCl2溶液
1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 . 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 . 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D . 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 . 同位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C .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热稳定性就越强 D . 微粒的空间构型:水分子---直线形,氨分子--三角锥形
1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NaHCO3(s) Na2CO3 (s)  NaOH(aq) B . Al(s) NaAlO2(aq) Al(OH)3(s) C . S(s) SO3 (g) H2SO4(aq) D . Fe2O3(s) Fe(s) FeCl3(aq)
14、Mg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MgO和Mg2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熔点:Mg>MgO B . 氧元素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C . Mg的还原性强于Si D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镁元素被氧化
15、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16、对于钠的含氧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7.8 g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0.3NA B . Na2O2、Na2O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 Na2O2与H2O反应时,H2O做还原剂 D . 氧化钠、过氧化钠均为离子化合物,仅含离子键
17、将Fe粉、Cu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下列情况下正确的是( )
A . 若Fe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2+ B . 若FeCl3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含有Cu C . 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 D . 若Cu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Cu2+
1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NH4+、Ba2+、AlO2、SO42 B . NH4Fe(SO4)2的溶液中:  H+、Mg2+、Br-、NO3 C . 浓度为3%的H2O2溶液:H+、Fe2+、Cl、I D . c(S2-)=0.1mol.L-1的溶液中:Na+、NH4+、Al3+、ClO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将铁粉投入到浓盐酸中:2Fe+6H+ =2Fe3++3H2 B . 常温下铜与浓硝酸反应: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 C . 将四氧化三铁投入到稀硝酸中:Fe3O4+8H+=2Fe3++Fe2++4H2O D .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2Fe(OH)3 + 6H++2I =2 Fe2+ +I2+ 6H2O
20、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振荡

CCl4层无色

Fe2的还原性强于Br

B

向盐酸中滴入少量NaAlO2溶液

无明显现象

AlO2与H未发生反应

C

向某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颜色无明显变化

原溶液中无NH4

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未变血红色

溶液中不含铁元素

A . B . B   C . C   D . D
21、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价和+3价。据研究,铁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时,可生成一种化学式为Fe8O11的化合物,它可以看作由FeO和Fe2O3组成的复杂氧化物。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 )
A . FeO·3Fe2O3 B . FeO·2Fe2O3 C . 2FeO·3Fe2O3 D . 2FeO·Fe2O3
22、把2.7 g铝投入1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入1 mol·L1的盐酸溶液400 mL,其结果错误的是( )
A . 溶液显酸性 B . 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C . 得到浑浊溶液 D . 溶液中铝元素有两种微粒存在形式
23、A,B,C三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M,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为一种金属单质,其产量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反应①②③均为化合反应,反应④为置换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中所加试剂可能是氯气 B . ③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试剂 C . 元素M在②中发生的价态变化也能通过加碘化钾溶液实现 D . A与稀硝酸反应一定能实现元素M在①中发生的价态变化
24、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W和R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 B . 元素R与氢形成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 . 含T的盐溶液可能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能与盐酸反应 D . 常温下,T的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 105Pa)的体积。

(问题讨论)

(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4

①最简易的装置需要上述三个仪器,它们的其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猜测可能的原因是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

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25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mL。

2、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向A中通入氯气至过量,观察A中,发现溶液先呈红色,然后变为黄色。

图片_x0020_100026

(1)A中铁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2)为了探究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      (填化学符号)。
(3)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图片_x0020_100027 。甲同学猜想SCN 可能被Cl2氧化了,他进行了如下研究: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 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名称)。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8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2)上述元素形成的简单阴、阳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在e、f、g、h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的酸性最强的是      
(3)d、e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0.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某澄清溶液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别取它的水溶液两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阳离子

Fe2+、Fe3+、Al3+

阴离子

SO32-、CO32-、SiO32-、I、NO3-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变深,但仍澄清;

②继续向①溶液中加入少许四氯化碳,震荡,静置,下层呈现紫红色,上层溶液呈现黄色;

③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碱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32

(1)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2)①中生成的气体是      (填化学符号),它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无色无味 B.能被NaOH溶液吸收  C.属于大气污染物   D.难溶于水

(3)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4)③中沉淀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0 mL。向其中各通入一定量的CO2 , 然后,各取溶液10 mL,分别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34

(1)曲线A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2)B曲线当耗盐酸0<v(HCl)<25 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      mL(不考虑CO2的溶解)。
(3)通过计算求出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唐山市区县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