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共18小题)

1、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   )

A . v(A)=9.0mol/(L•min) B . v(B)=0.6 mol/(L•s) C . v(C)=0.3 mol/(L•s) D . v(D)=0.1 mol/(L•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 . 蛋白质在一定条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C .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其催化作用有很强的专一性、高效性 D . 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W,X,Y,Z,M,N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Y>Z>W B . 单质的还原性:X>Y C . 溴与元素M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M的强 D . 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溶液中 B . 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C . 分液时,先打开玻璃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 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一定有NH4+ B . 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一定有SO42 C . 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 .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Ca2+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 . 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 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7、某一红色粉末可能是Fe2O3、Cu2O其中一种或二者混合物,将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已知Cu2O+2H+=Cu2++Cu+H2O)中,观察分析该粉末组成下列合理的是(   )
A . 若固体完全溶解,则粉末中不可能有Cu2O B . 若固体不能完全溶解,则粉末中肯定有Cu2O C . 若固体完全溶解,溶液中再加KSCN,变红,则原粉末仅是Fe2O3 D . 若固体不能完全溶解,溶液中再加KSCN,不变红,则原粉末仅是Cu2O
8、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 . 稀硝酸 B . 硝酸铜 C . 稀盐酸 D . 氢氧化钠
9、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 . 白磷比红磷稳定 C . S(g)=S(s) ΔH>0 D . H2(g)+I2(g)=2HI(g) ΔH>0
10、3.2g铜与过量硝酸(8mol·L-1 , 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 , 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是(   )
A . 0.2+a B . 0.1+a C . 0.05+a D . a
1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的是( )

①NH3 NO HNO3      ②浓盐酸 Cl2 漂白粉

③MgCl2 无水MgCl2 Mg ④饱和NaCl NaHCO3 Na2CO3

⑤铝土矿 NaAlO2溶液 Al(OH)3 Al2O3 Al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13、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⑤用惰性电极电解含B离子和E离子的溶液,E先析出.

据此,判断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A>B>C>D>E B . A>C>D>B>E C . C>A>B>D>E D . B>D>C>A>E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①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Cl2+2I═2Cl+I2

②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③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

④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⑤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HCO3+Ca2++OH═CaCO3↓+H2O

⑥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

⑦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A . ①②⑤⑦ B . ①②③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④⑤⑥
15、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 , 且产物的成分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6,则溶液中c(ClO):c(ClO3)=1 B .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0.5amol C .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 a/2mol<n<5a/6mol D . 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6mol
16、在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 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 . v(CO)=v(H2O) C . 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 . 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2mol H﹣O键断裂
17、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 , 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 , 其中正确的是(   )

A . (6a+5d-4c-12b)kJ·mol-1  B . (4c+12b-6a-5d)kJ·mol-1 C . (4c+12b-4c-5d)kJ·mol-1  D . (4a+5d-4c-12b)kJ·mol-1
18、如图为某种甲醇燃料电池示意图,工作时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X为氧气 B . 电极A反应式:CH3OH﹣6e+H2O=CO2+6H+ C . B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 D .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二、填空题(46分)(共5小题)

1、请回答:
(1)用氧化物表示翡翠:NaAl(SiO32的组成      
(2)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      
(3)在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完全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①煅烧黄铁矿      

②用氨气制硝酸的第一步      

2、某含氧物质X仅含三种元素,在198℃以下比较稳定,温度高时易分解.,某研究小组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试回答如下问题:

(1)X的化学式为      ,写出X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工业上由红棕色固体2可以制备其单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3)保存X时应注意      
3、某高二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
(2)根据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铝为      极,电极反应式:      

②石墨为      极,电极反应式:      

③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      ,理由是      。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      
4、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

均值(T2

T1)/℃

H2SO4

溶液

NaOH

溶液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5、有丙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5 L,在催化剂作用下,经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的体积为V(所有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1)若将上述5 L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消耗同温同压下氧气的体积V(O2)为      (取值范围)。
(2)若氢气的体积为1 L,反应后的体积V      L。
(3)若氢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x , 试用x表示反应后的体积V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