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下图是观察月相的一个模拟实验。完成该活动的下列有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小球应沿a→b→c……→h方向移动
B . 在移动小球的同时,灯光也随之转动
C . 移动小球时,小球涂白的一面应始终对着灯光
D . 记录的是观察到的小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2、图甲为上海F1赛道示意图,图乙为赛道中的局部路段,为了保障车手的安全,赛道的某些位置需要加设防护设施,图乙中最需要加设防护设施的是( )
A . M处
B . N处
C . P处
D . Q处
3、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大致如下列图像中的( )
A .
B .
C .
D .




4、下列不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征的是( )
A . 声音低沉
B . 喉结突出
C . 长出胡须
D . 身高突增
5、用放大镜观察长有青霉的橘子皮,看到成串青绿色孢子,其主要作用是( )
A . 繁殖后代
B . 吸收水分
C . 吸收有机物
D . 吸收无机盐
6、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较大,它的主要意义是( )
A . 卵大含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
B . 卵大空间大,有利于胚胎发育
C . 卵大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
D . 卵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
7、大豆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食材,大豆种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 )
A . 花瓣
B . 子房
C . 胚珠
D . 受精卵
8、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具有普遍性,风媒花依靠风力传播花粉,与之功能相相适应的特点( )
A . 花朵颜色鲜艳
B . 能分泌花蜜
C . 有芳香的气味
D . 花粉小而轻
9、下列光学仪器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 . 凹透镜
B . 凸透镜
C . 平面镜
D . 凸面镜
10、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月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2、如图所示为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①精子
B . ②卵巢
C . ③受精卵
D . ④分娩
13、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教室黑板用久后有一部分变的光滑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如右图所示。当太阳光从右侧窗户射入时,最有可能因反光看不清光滑处字的位置是( )
A . A同学
B . B同学
C . C同学
D . D同学
15、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 . 将凸透镜往下移
B . 将光屏往下移
C . 将蜡烛往下移
D . 将蜡烛往前移
16、甲图示的是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昼长时间的变化,乙图示的是地球绕日公转。当该地昼长时间为甲图中P点时,地球大致位于乙图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17、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 )
A . 向左移动
B . 向右移动
C . 不移动
D . 无法判断
18、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4个举例最合适的是( )
A . 举例1: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
B . 举例2: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
C . 举例3:用力推铅球,铅球被推出
D . 举例4:用力击排球,手有痛感
19、下列各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像装置分别拍摄所得的A,B,C,D四物体运动情形,图中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A .
B .
C .
D .




20、如图所示,物体S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AB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S'将会( )
A . 不变
B . 变暗
C . 只剩一半
D . 消失
二、填空题(共8小题,21-24题每空1分,25-28题每空2分,共30分)(共11小题)
1、人体的生殖细胞有 、 。它们在母体的 内相遇并完成受精。
2、如图所示分别是青蛙、家蚕、蝗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家蚕和蝗虫,三种生物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生殖。
(2)比较图中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的发育有 这个阶段。
3、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右图,则该物体的重力为 N,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 kg,用弹簧测力计测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 。
4、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近邻”。它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1)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一种形式,它发生在太阳的 层。
(2)如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5、某天晚上,小李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
(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 产生的。
(2)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从能发光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
(3)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 。
6、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 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呈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苍南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 (选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
7、苍南有很长的海岸线,“骑泥马”可以让渔民们在海边的滩涂上更好的作业,(如图)小明双手握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上,另一只脚用力蹬海涂,“泥马”就在海涂上“疾行如飞”。
(1)以小明所骑行的“泥马”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 。
(2)一般人在滩涂中行走会非常困难,因为人的脚会陷入淤泥之中,骑着“泥马”,就不会陷入很深,这是因为 。
8、如下图所示,有一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上放有一物体M,物体M和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当传送带突然停止不动时,物体M还要向前稍微滑动一下才能停下。
(1)物体M向前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
(2)传送带表面越粗糙,物体在传送带上的滑行距离就越短,这是因为 。
(3)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物体有没有受到摩擦力,请做出判断并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
9、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下图,小明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经硬纸板B竖直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
(1)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 (光滑/粗糙)些;
(2)在纸板上标出刻度的优点是 ;
(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 。
序号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 |
30° |
2 |
45° |
45° |
3 |
60° |
60° |
10、在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的实验中,小明每次实验都选取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经过实验,获得了两组实验数据。
第一组:将温度控制在22℃,探究含有不同水分的种子经过7天后的萌发率。获得数据如表一:
种子含水量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萌发率 |
4% |
11% |
23% |
42% |
54% |
73% |
86% |
81% |
第二组:将种子的含水量控制为35%,探究在不同的温度下经过7天后的萌发率。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萌发率 |
5% |
18% |
62% |
81% |
80% |
48% |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第一组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
(2)基于第一组所获得的结论,可以对第二组实验中变量的控制进行优化,请你提出优化的建议: 。
(3)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并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贮存水稻种子合理的方法是: 。
1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强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两个不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也能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 (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扭转一定角度,使小车两侧绳子相互平行,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这一步骤研究的问题是: 。
三、解答题:(32题6分,33题6分,共12分)(共2小题)
1、如右图一辆运动的小车,某一瞬间车内杯中水面发生了如图的变化,请分析小车在此时可能的运动情况,并对现象的发生作出解释。
2、
2019年1月23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西段)正式营运,从桐岭站至奥体中心站,全长为约53.5公里,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140千米/小时。
(1)若其中两个相连站点之间的距离为6公里,以实际平均时速120公里/小时计算。在两个站点之间行驶的时间为 。
(2)如图为一节列车与铁轨、枕木放置于水平地面的示意图,若列车的总质量为55吨,铁轨与枕木的总质量为65吨,相关部位之间的受力面积数据如下表,求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少?
相关部位 | 列车与铁轨 | 铁轨与枕木 | 枕木与地面 |
受力面积(米/2) | 5 | 15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