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中考理综-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 用大量亚硝酸钠(NaNO2)腌渍食品 B . 室内发生火灾,打开门窗防止中毒 C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 . 用铝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2、玛仁糖又叫新疆切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零食,下列玛仁糖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芝麻香油 B . 玉米饴 C . 红枣 D . 巴旦木(杏仁)
3、“众人植树树成林”。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禁止化学工业生产 B . 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 C . 禁止污水随意排放 D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4、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

A.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B.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

C.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钾元素:K B . 氯化铁:FeCl2 C . 镁离子:Mg+2 D . 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6、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 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 . 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
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B .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 . 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8、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 . 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 C . 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
9、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 . 利用风力发电:增加绿化面积 B . 垃圾分类处理: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 . 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减少开车次数 D . 将废气排到高空:用工业废水浇菜
10、《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不但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还与化学有着不解的情缘,请问下列《石灰吟》的诗句中,一定是物理变化的是(   )
A . 千锤万击出深山 B .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 粉骨碎身全不怕 D . 要留清白在人间
1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B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 .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 D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 B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 C . 紫外线常用作遥控器的信号 D . 保持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同样具有惯性
13、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 . 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 . 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C . 铁、木头、玻璃都是热的良导体 D . 甲烷、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3小题)

1、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食品包装中常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      
(2)把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接人电路,灯泡发光,说明了石墨具有      性。
(3)陶瓷餐盘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玻璃灯帽将灯熄灭后,尚需趁热将灯帽再提起一次再盖好,以保持灯帽内外      一致,下次使用时,容易打开灯帽。
2、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由此得出燃烧的结论是       。
(3)C中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4)D图为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把打磨光亮的铝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盛有溶液的两个试管中。过一会儿观察到试管①中出现      的现象,就可证明AI>Cu。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试管②中的溶液X为      溶液。
3、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1)活动一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

(2)活动二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3)【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 、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O 、无Ca2+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合理即可)(指示剂除外)

      (合理即可)

①有CO 、无Ca2+②有OH-

(4)【反思与评价】

①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      (合理即可)。

②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③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合理即可)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小丽同学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mg置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不断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人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mg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      克;
(2)当加入51.6g稀硫酸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中考理综-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