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共20小题)

1、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 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

A . 山顶洞人  B . 大汶口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2、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 . 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 B . 大禹建立夏朝 C . 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 . 原始农耕的出现
3、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 . 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 . 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 . 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电视剧里有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你认为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    )
A . 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 . 使用陶器器皿装水 C . 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 . 使用铁制的农具劳动。
6、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    )
A . 建造房屋 B . 原始农业的出现 C . 使用磨制石器 D . 原始手工业出现
7、甲骨文中约40%的文字都是采用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即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属于(    )
A . 象形 B . 指示 C . 会意 D . 形声
8、尧、舜、禹都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   )
A . 他们都是贤德之人 B . 治理洪水有功 C . 教人种植五谷和蔬菜 D .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9、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人民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是在(    )
A . 夏朝 B . 商周时期 C . 春秋时期 D . 战国时期
10、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山顶洞人遗址 D . 半坡居民遗址
11、证明北京人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
A . 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B . 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 C .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D . 在体质特征上,手足已向人靠近
12、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13、五六千年前,为形成日后华夏族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 . 牧野之战 B . 阪泉之战 C . 城濮之战 D . 涿鹿之战
14、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
A . 人文初祖黄帝 B . 克已爱民的尧 C . 有德有才的舜 D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启是夏朝第一个国王 B . 公元1006年汤建立商朝 C . 盘庚迁都至殷,商朝的都城才稳定,商朝又称殷朝 D .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
16、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_制度产生的。(    )
A . 奴隶 B . 禅让 C . 分封 D . 世袭
17、“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    )
A .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 . 等级制代替了分封制 C . 禅让制代替了世袭制 D . 世袭制代替了分封制
18、春秋时期,诸侯征战争夺霸主,所打的旗号是(    )
A . 尊王攘夷 B . 发展经济 C . 民族交融 D . 富国强兵
19、周顷王(前619年—前613年),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反映了(    )
A . 诸侯服从周王调遣 B .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C . 诸侯开展争霸斗争 D . 周王不再是天下“共主”
20、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 .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 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 . 兼并战争频繁规模更大

二、材料题(共3小题)

1、下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和图二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图一和图二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图一和图二所代表的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4)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后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它生活在哪一流域?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他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他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他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材料二: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材料三: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人物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出材料一中的人物首先称霸的原因。
(3)材料一中人物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有哪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