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4cm
B . 6cm
C . 7cm
D . 12cm
2、如图所示,人和视力表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那么人与镜中视力表的距离是( )
A . 2.7m
B . 2.3m
C . 5m
D . 4.6m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
广场上的激光束
B .
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 .
小桥在水中的“倒影”
D .
水中的筷子“弯折”




4、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 .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A . 秋天房顶上结霜
B . 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C . 冰棒冒出“白气”
D . 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6、对于下列物品的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 . 餐桌高度1.8m
B . 菜刀质量3kg
C . 一支普通铅笔长度15cm
D . 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10kg
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欣与王佳上学时并排而行,则她们是相地静止的
B .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 .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眼看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 夜晚,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李倩说云层是绝对静止的
8、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同学听清楚了,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 . 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 . 老师发出的声音节奏不好
C .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 . 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9、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 . 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 . 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 . 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 . 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10、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B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C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D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 . 在t=6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2m处
C .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D . 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0m/s
2、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铜<ρ铅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 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 . 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D . 铅球、铜球和铁球可能都是空心的
三、实验题(共6小题)
1、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记录下了气泡在水中上升的两种情况,其中,图 (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98 |
98 |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同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填“能”或“不能”)碰到烧杯底部。
(3)第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 ℃.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
,则水的温度是 ℃。

2、小明和小聪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将平面镜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ABCD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在硬纸板ONBC面内看到反射光 (填“能”或“不能”);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硬纸板ONBC面以ON为轴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则在ONBC面内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 。
3、路路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她应该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
(2)实验使用刻度尺,是为了 。
(3)最后她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某小组同学为了测得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另一侧,调整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 光斑,如图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 ,这样做是为了使 。
(3)实验时调整距离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 、 的实像,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实验小组为了测定酱油的密度设计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酱油,用天平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酱油倒入量筒,测其体积V
则酱油密度ρ= (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实验时测得空烧杯质量为37.4g,如图测量烧杯和酱油总质量为 g,酱油的体积为 cm3.经小组讨论后得知上述步骤测得的酱油密度 (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这种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
6、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不规则小石块(不吸水)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
(3)如图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m3.
(5)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6)若从水中取出小石块表面上有小水滴,这样导致测缝的密度值选填 (“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
(1)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
才能到达地球。请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2、妈妈买了一桶容积为5L的植物油,
(1)请你算出这桶植物油的质量是多少kg。
(2)若用这个桶装等质量的水,可以装的下吗?(通过计算说明)(植物油密度0.9×103kg/m3)
3、一个铁球的质量为
,体积是
,已知ρ铁=7.9×103kg/m3。求: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

五、填空题(共3小题)
1、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 ℃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 (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2、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学校的国旗杆,是由于发生了光的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角,经地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从中午到傍晚,反射角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将它们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六、作图题(共4小题)
1、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3、有一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玩具,内有光源S,摇动玩具就能看见其发光。图中画出了玻璃中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空气中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
4、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