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力的存在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我学会了(共6小题)
1、大量事实表明,力是物体对 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的。
2、大量事实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力还能改变物体的 ,使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 。
3、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这种力是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这些现象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牛,符号为 。手托2只鸡蛋的力约为 牛。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它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 ,弹簧的伸长长度也 。
5、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 、 有关。人们通常叫做力的 。
6、科学上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直观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 ,在箭头边上标上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这种表示力的图形叫做力的 。
二、我理解了(共11小题)
1、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正在匀速转弯的汽车
B . 平直公路上加速的汽车
C . 空中下落的冰雹
D . 桌面上静止的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 . 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
D . 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3、端午节赛龙舟是传统习俗,小明和他的同学一起在湖边观看比赛,看到参赛选手奋力划船桨,奋勇争先。小明产生了一个疑问,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 船桨
B . 湖水
C . 参赛选手
D . 龙舟
4、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牛的是( )
A . 一袋方便面
B . 一张学生课桌
C . 一枚大头针
D . 一块砖
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所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B . 使用前应该调零
C .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的力
D . 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
6、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 弹簧对手的拉力
C . 墙对弹簧的拉力
D . 以上说法都正确
7、“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它说明了( )
A . 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B .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 . 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D . 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8、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地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 )
A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9、几个同学用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各人都用同一个拉力器,拉力器上有3根弹簧,结果几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比较这几个同学所用的拉力( )
A . 手臂粗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B . 手臂长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C . 体重大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D . 几个同学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10、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
观 点 | 正方 | 反方 |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 |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 |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 |
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归纳整理如下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
11、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 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