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吼”声属于超声波 B . “吼”声传递了能量 C . “吼”声属于噪声 D . 85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
2、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鞋子,试穿了一双鞋后,小明从鞋柜旁放在地上的小镜子中看到自己穿的鞋,很满意.图中,镜子摆放位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 .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 . 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 . 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下列短语或词句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 立竿见影 B . 水中捞月 C . 三点一线 D . 一叶障目
5、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 .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 . 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 D . 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60dB﹣70dB
6、通过下列活动及观察到的现象不能得出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是( )
A . 晴天,洒水车洒水时看到的彩虹 B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出现彩色的光带 C . 白天,看到彩色焰火 D . 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观察到彩色的鹦鹉
7、以下四个图都是我们物理书上的,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牙齿可以听到声音 B . 声音的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 C . 这是一个有效减弱噪声的装置 D . 声音可以发生反射
8、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A . B . C . D .
9、国庆假期,在蠡湖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
A . 黑色 B . 红色 C . 绿色 D . 白色
10、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放热的是(    )

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

乙.铁丝网上出现霜

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丁.草叶上出现露珠

A . 甲 乙 B . 甲  丙 C . 乙  丙 D . 乙 丁
11、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 . 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发射 B .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色散 C .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 .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标准的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体温一定是 B . 三人体温都是 C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 D . 三人的体温都不是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       、       两种色光二极管.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      房间内水壶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      房间的气温较高(选填“甲”或“乙”)。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由      产生的,声音能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4、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中考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      处控制噪声.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      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的      高.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
5、身高1.65m的小萱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她的像高      m,她和像之间的距离为      m.若她逐渐靠近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6、有四支温度计,测量范围分别是:A.-5~110℃ B.35~42℃ C.-20~50℃ D.0~50℃

(1)温度计的原理是      .
(2)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      ;若要来测量扬州气温应选      .(选填A,B,C,D)
(3)如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
7、曾经大量使用的日光灯就是最早的节能灯.日光灯的玻璃灯管实际上是一种低气压放电管,灯管两端装有电极(俗称灯丝),内壁涂有钨酸镁、硅酸锌等荧光物质.制造时抽去空气,充入少量水银和氩气(如图).通电后,管内因水银蒸气放电而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使其发出可见光,人们通常将这种发光方式称为“光致发光”.“光致发光”中的第一个“光”指的是      .再举出这种光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      .

8、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 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有大卡车路过,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9、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图中图线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l)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选填图中“a”、“b”、“c”或“d”)

三、实验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塑料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通过改变      来改变声音的响度,通过改变      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2)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较法和      法.
2、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      

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声音,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②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声源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请你回答问题: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大/小)的原理。

②根据实验数据,在上述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③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你可以作一个猜想:      

4、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乙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丙是两个同学分别用相同的器材同时实验,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选填“小明”或“小红”)先记录数据;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
(3)老师看了两个同学的图像后,指出他们图像不符合实际,请你在小红图像上描出实际图像的大致形状      ,并指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右图D、E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      

(5)图丁是将装有液态海波的大试管放入室温的水中。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由图像可知,在第2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第8~10min之间海波的凝固      (选填“一直继续”或“已经停止”)。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与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棋子的A和B,是为了比较      关系.
(3)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棋子,从而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让玻璃板沿垂直于CD轴方向靠近棋子B,为了完成实验探究,小明应将棋子B      (选填“远离”或“靠近”)A棋子,同时观察到棋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他若将玻璃板沿CD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则他将观察到镜中A的像      (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5)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棋子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6)“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试验方案      (选填序号)

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

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是哪只手挥动。

6、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1)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4)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选填“是” 或“不是”)在同一平面内。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2)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2m,说明水位      (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m.

五、作图题(共3小题)

1、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2、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30°,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标出入射角大小。

 

3、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如图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并使其反射光线通过B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