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相应的方框内)(共25小题)

1、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消化液的是(  )

A . 垂体 B . 甲状腺 C . D . 性腺
2、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

A . 快速奔跑时,呼吸加快 B . 看到下雨时,躲起来 C . 听说老虎来了,心跳加快 D . 闻到肉香,分泌唾液
3、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

A . 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B . 主要的供能物质 C . 主要的贮能物质 D . 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
4、关于排尿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 B . 维持体内细胞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C .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 . 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平衡
5、小明到医院化验尿液,发现化验单上蛋白质这一项有“+ + +”(“+”号表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其病变部位最可能在(   )

A . 肾小球 B . 肾小管 C . 膀胱 D . 尿道
6、
如图是某同学的手被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 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C . 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②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 D . 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④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
7、血液循环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 .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 B .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C .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 D .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
8、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以便于我们观察 B .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处,以保证小鱼呼吸 C . 应尽量快速完成观察,以减少对小鱼的伤害 D . 在视野中看到红细胞单行移动的血管是静脉
9、小明的手被针刺到后迅速缩回,该反射的类型及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分别是(  )
A . 简单反射,脊髓 B . 简单反射,反射弧 C . 复杂反射,脊髓 D . 复杂反射,反射弧
10、如图所示为人的进化历程,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不是进化特点的选项是( )

A . 脑容量增大 B . 上肢变长 C . 直立行走 D . 制造和使用工具
11、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原尿、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 )
A . 蛋白质 B . 葡萄糖 C . 尿素 D . 血细胞
12、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 B . 入球和出球小血管都是小动脉 C . 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血尿或蛋白尿 D . 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
13、根据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肾小管壁薄且周围围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 B . 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C . 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4、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
A . 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 B . 鼓膜 C . 中耳 D . 内耳
15、小明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运动后他感觉神清气爽。他在运动锻炼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 )
A . 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 B . 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 C . 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 D .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6、某人喝酒过量后,说话语无伦次,走路摇摇晃晃,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酒精已伤害了脑干 B . 酒精已伤害了小脑 C . 酒精已伤害了大脑 D . 酒精已伤害了大脑和小脑
1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组成 B .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C .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D . 神经元具有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18、下列症状与其对应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A .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 B .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 C . 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小 D . 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19、下列各项按照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 . 神经末梢→脊髓→神经元→神经系统 B . 神经元→神经组织→神经纤维→神经系统 C . 神经末梢→大脑→神经组织→神经系统 D . 神经元→神经组织→大脑→神经系统
20、下列各项中,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
A . 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B . 看到酸杏流唾液 C . 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 D . 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
21、同学们发现五十多岁的王老师上课时,总是将眼镜换来换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 需要看近处的教科书时,王老师佩戴的是凹透镜 B . 需要看远处的同学时,王老师佩戴的是凹透镜 C . 王老师年轻时近视的原因是睫状肌持续舒张导致眼球前后径过大 D . 王老师年老时远视的原因是睫状肌持续舒张导致眼球前后径过大
22、下列各项人类疾病中,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 . 巨人症和色盲症 B . 坏血病和糖尿病 C . 糖尿病和侏儒症 D . 夜盲症和佝偻病
23、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关于平静呼吸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气压→气体入肺 B .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气压→气体人肺 C . 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D . 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24、下列关于耳的保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不要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掏耳屎 B .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 C . 植物种子进入耳内,要用水冲洗出来 D . 咽喉有炎症时,要用食盐水漱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C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D . 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也有极大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其中31小题每空2分。其余小题每空1分。共50分)(共6小题)

1、如图所示是“平衡膳食宝塔图”和“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甲图提示,位于底层的食物在膳食搭配中摄入量应最多,这类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主要是       ,在      开始被消化。
(2)乙图中[①]分泌的      能促进第五层的食物的消化。
(3)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在保证摄入足够的第一、第二层食物的同时,应多吃些处于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      ,此物质在图乙[      ]胃中进行了初步的消化。
(4)甲图五层中的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在图乙的[4]      。其壁的内表面有            ,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5)小东同学午餐常吃米饭、红烧鲫鱼、葱炒鸡蛋或豆腐。根据膳食宝塔的提示,小东同学的这份食谱明显缺少的食物种类是       。
2、下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      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流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D为      ,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      ,流经全身后回到A,这条循环路线叫      。另一条循环路线是      。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此时膈肌处于      (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b表示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到达F      时,血液中氧气含量      
(5)进入人体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      结构中被利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场上,同学们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立即挥笔疾书。据图回答:

(1)你能够看到试卷上的字,是由于试卷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依次经过[①]      →瞳孔→[③]      →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后落在[④]      上形成物像。
(2)你能够听到开考的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⑤]      的振动。刺激了[⑥]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      上产生“铃声响了.可以答题了”的想法。
(3)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挥笔疾书,这属于      (简单反射/复杂反射);同学们能够认真读题,按要求作答,这是人类特有的与      有关的反射。
4、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下图为李明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某类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李明同学消化终产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图中气体【①】      的参与下被分解利用,提供学习所需能量。
(2)阳光大课间时李明去操场跑步,下列能模拟他深吸气时肺和膈肌状态的是(   )。 (2)
A . B . C . D .
(3)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丁大爷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      (填代号)所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也可能是内分泌腺       的功能障碍有关。
(4)李明同学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图中共呈现出      条。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      的生物学观点
5、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

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请回答: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若1号试管加入的清水是2毫升,则2号试管中加入的唾液是      毫升。步骤③中,将两支试管放置在37℃的温水中,是为了模拟       的温度。
(2)浆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1号试管      ,2号试管      。该实验结果表明:      

(3)若实验过程中,兰兰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里,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变蓝,因为浆糊温度高,      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
6、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      
(3)步骤二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