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
A .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 . 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 . 维新派缺乏经验 D . 顽固派反对变法
2、《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 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 . 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 . 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 . 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3、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 . 棉纺织品 B . 机器 C . 鸦片 D . 枪炮
4、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
A . 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B . 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C . 太平军在江苏青浦打败华尔洋枪队,但进攻上海时损失惨重 D .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5、“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
A . 政治制度 B . 科学技术 C . 思想文化 D . 生活方式
6、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   )
A .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 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C . 中英两国友好协商的结果 D . 《南京条约》的规定
7、“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
A . 废除科举制 B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 颁布剪辫法令
8、“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割占香港岛 B . 火烧圆明园 C . 黄海大战 D . 三元里抗英
10、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 . 《爱珲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改订条约》 D . 《勘分西北界约记》
11、太平天国运动波澜壮阔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幕,其斗争经过可用以下年代尺形象的呈现出来,其中两个括号处对应的事件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 . 金田起义、天京被围 C . 定都天京、安庆陷落 D . 定都天京、天京被围
12、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
A . 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 . 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 .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 .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13、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A . 背景和人物 B . 方式和影响 C . 时间和目的 D . 方式和人物
14、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清朝皇帝发出“台湾无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湾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身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皇帝是(    )
A . 嘉庆帝 B . 道光帝 C . 咸丰帝 D . 光绪帝
15、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 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 . 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历史人物、历史建筑、历史地图均是历史的见证,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林则徐

洪秀全

邓世昌

康有为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第一组:历史人物

第二组:历史建筑

(1)从第1组任选两个历史人物,简述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第2组的两座建筑的创办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他们的创建各自适应了什么形式的需要?
(3)从下边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可看出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据图可以得出两场战争的哪些相同点。

图片_x0020_100005

2、阅读文献是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边是两个不平等条约的比较表

项目

A条约

B条约

时间

1842年

895年

背景

鸦片战争战败

甲午战争战败

内容

割地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

2100万元

2亿两白银

开放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他

协定关税

材料二: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天津条约》

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开天津为商户,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800万两。

材料三:(见下图)

图片_x0020_100007

(1)完善材料一表格内容的填写,并指出所填款项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2)从材料二内容能判断出第二条信息属于哪个条约的内容?这两个条约的签订与哪场战争相关?
(3)为什么马克思说在这场战争中,“俄国不费一兵一卒,比任何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4)材料三图中两部文献能见证哪件历史大事?你对他们有这样的认识?
3、近代史上的几次战争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同时通知光绪年间的改革,一道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4年,1856年,战火又起,英法联军次第攻占广州、大沽,进入天津,北京。清朝,又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11个不平等条约……,战后新兴起的地方军政集团——湘、淮系领袖做了一些“师夷”的功夫,导致后来的洋务运动,可是,一查来历,其原动力不是来自战败的刺激,其最初目标也非为“制夷”,而是为了对付那些造反的“长毛”……鸦片战争结束后的52年,1894年,经明治维新而迅即发展的日本,打到其先前祖师爷的门前,……仿效鸦片战争中的英国,要求各地赔款,并在一切方面享有与西方列强同等的权利。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无论从中国高层决策,还是到统帅的指挥、军队的素质,当时中国都处于中世纪的水平,非常落后,而当时的日本“练兵全用西法,西式枪械以运用自如”,中日军事水平的反差决定了甲午战争的结局。

——谢俊美《甲午战争百年反思录》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你对材料一“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和材料二“最初目标也非为‘制夷’,而是为了对付那些造反的‘长毛’中这两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可提取到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甲午战争的结局导致了哪个阶层人士的觉悟?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共同影响。
4、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是被“列强把鞭子一遍遍抽打在国家的肌体上”才开始进行的,李老师以“探索求自强”为主题设计了下面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任务一:(构建联系,解读探索背景)】联系两组关键词,分别阐释两次探索的背景。

一组:第二次鸦片战争    强兵富国    开明官员    自强、求富

二组:《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

(2)【任务二:(观察图片,见证探索进程)】在下面两组图片中各选一例,简述其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地位。

图片_x0020_100009

(3)【任务三:(鉴别观点,探讨探索影响)】下列两个观点正确与否?结合史实,针对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观点1,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为它失败,因而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观点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一样,都是主张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4)【任务四:(研读材料,感悟探索情怀)】根据下框材料信息结合相关事实,以“筑梦·遗梦”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

图片_x0020_100010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