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数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9小题)

1、如图,在△ABC中,AD是∠A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A的任意一点,设PB=m,PC=n,AB=c,AC=b,则(m+n)与(b+c)的大小关系是(  )

A . m+n>b+c B . m+n<b+c C . m+n=b+c D . 无法确定
2、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

A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 三角形的稳定性 C .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 . 四边形的稳定性
3、如图,坐标平面内一点A(2,-1),O为原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如果以点P、O、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符合条件的动点P的个数为(   )

A . 2 B . 3 C . 4 D . 5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   )
A . 40° B . 70° C . 40°或70° D . 80°
5、下列手机屏幕解锁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6、在△ABC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
A .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 .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 三条高的交点 D . 三边中线的交点
7、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够判定△ABC≌△DEF的是(   )

A . ∠A=∠D,∠B=∠E,∠C=∠F B . AB=DE,BC=EF,∠A=∠D C . ∠B=∠E=90°,BC=EF,AC=DF D . ∠A=∠D,AB=DF,∠B=∠E
8、如图,已知AB=AC=BD,则∠1与∠2的关系是(   )

图片_x0020_1384252404

A . 3∠1﹣∠2=180° B . 2∠1+∠2=180° C . ∠1+3∠2=180° D . ∠1=2∠2
9、如图,∠1=∠2,要证明△ABC≌△ADE,还需补充的条件是(   )

A . AB=AD,AC=AE B . AB=AD,BC=DE C . AB=DE,BC=AE D . AC=AE,BC=DE

二、填空题 (共6小题)

1、以正方形ABCD的边AD作等边△ADE,则∠BEC的度数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3)关于 y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4、如图,△ABC中,AB=8,BC=10,AC=7,∠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I,IE⊥BC于E,则BE的长为      .

图片_x0020_942918267

5、如图,在△ABC中,∠ABC=45°,CD⊥AB于点D,BE平分∠ABC,且BE⊥AC于点E,与CD相交于点F,H是边BC的中点,连接DH与BE相交于点G,若GE=3,则BF=      .

图片_x0020_485602640

6、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小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在△ABC中,∠B=30°,AD和DE是△ABC的三分线,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且AD=BD,DE=CE,请写出∠C所有可能的度数      .

三、解答题 (共8小题)

1、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AF与DE交于点G,求证:GE=GF.

2、如图,在△ABC中,∠A=50°,O是△ABC内一点,且∠ABO=20°,∠ACO=30°.求∠BOC的度数.

图片_x0020_698941977

3、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D∥EB,AC=BE,AD=BC,CF平分∠DCE.试探索C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

(1)①求出△ABC的面积;

②在图形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 , 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是否存在一点P到AC、AB的距离相等,同时到点A、点B的距离也相等.若存在保留作图痕迹标出点P的位置,并简要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ABC中,AC=BC,∠ACB=90°,点D,E分别在AB,BC上,且AD=BE,BD=AC,过E作EF⊥AB于F.

图片_x0020_1713880723

(1)求证:∠FED=∠CED;
(2)若BF= ,直接写出CE的长为      .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α,∠BCD=180°﹣α,BD平分∠ABC.

图片_x0020_1568313403

(1)如图,若α=90°,根据教材中一个重要性质直接可得DA=CD,这个性质是      
(2)问题解决:如图,求证AD=CD;
(3)问题拓展:如图,在等腰△ABC中,∠BAC=100°,BD平分∠ABC,求证:BD+AD=BC.
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决问题:和、差、倍、分等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截长法与补短法在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的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某特定线段,或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某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有关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图片_x0020_697239403

(1)如图1,在△ABC中,若AB=12,AC=8,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再连接BE,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C+∠ADC=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两点,且∠EAF= ∠BAD,求证:BE+DF=EF.
(3)如图3,在△ABC中,∠ACB=90°,∠CAB=60°,点D是△ABC外角平分线上一点,DE⊥AC交CA延长线于点E,F是AC上一点,且DF=DB.

求证:AC﹣AE= AF.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点B是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C、D在x正半轴上.

图片_x0020_2007820114

(1)如图,若∠BAO=60°,∠BCO=40°,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交于点F,直接写出CF的长      .
(2)如图,△ABD是等边三角形,以线段B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BCQ,连接QD并延长,交y轴于点P,当点C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满足PD= DC?请求出点C的坐标;
(3)如图,以AB为边在AB的下方作等边△ABP,点B在y轴上运动时,求OP的最小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