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物理(二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β粒子的符号是( )
A .
B .
C .
D .




2、用单色光完成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屏上形成的图样是( )
A .
B .
C .
D .




3、某放射性元素经过28天,有
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

A . 56天
B . 28天
C . 14天
D . 7天
4、儿童的肺活量约为2L,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他一次吸气能吸入的空气分子数约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 )
A . 5×1021个
B . 5×1022个
C . 5×1023个
D . 5×1024个
5、以下四幅图所示的实验中,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和表述实验结论的是( )
A . 图a,通电瞬间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 . 图b.闭合电键后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了回路产生了感应电流
C . 图c.闭合电键后金属棒会在导轨上运动,说明了磁场可以产生能量
D . 图d.闭合电键线框转动,说明了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6、某同学做引体向上,他两手握紧单杠,双臂竖直,身体悬垂;接着用力上拉使下颌超过单杠(身体无摆动),稍作停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上升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大于人的重力
B . 在上升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等于人的重力
C . 初始悬垂时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单臂的拉力变大
D . 初始悬垂时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两臂拉力的合力变大
7、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特斯拉(T)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8、如图,圆形线圈水平固定,当条形磁铁沿线圈轴线从上向下穿过线圈的过程中,线圈受到的磁场力方向( )
A . 始终向上
B . 始终向下
C . 先向上后向下
D . 先向下后向上
9、玻璃管A和B下端通过一条充满水银的橡皮管相连,A管上端封闭,B管上端开口,初态稳定时如图A.所示,A管中气体的体积为10mL。现将B管缓慢下移,到达图B.稳定位置。若大气压强p0=75cmHg,则图B.中封闭在A管内气体的体积约为( )
A . 8mL
B . 9mL
C . 11mL
D . 12mL
10、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11、质点做简谐运动,其x—t关系如图,以x轴正向为速度v的正方向,该质点的v—t关系是( )
A .
B .
C .
D .




12、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点和N点的电势分别为
,粒子在M和N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速度大小分别为
,电势能分别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卢瑟福在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时,不考虑电子对α粒子运动轨迹的影响,这是因为α粒子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远大于”)电子的质量,α粒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α粒子运动轨迹的影响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从a到b再到c的过程中,气体体积 ,气体温度 。
3、最早用扭秤实验测得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设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半径为R,引力常量G,则地球质量为M= (用上述已知量表示)。
4、A、B为可视为点电荷的两个带正电小球,固定在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A球质量mA=0.4kg,带电量QA=3.2×10-6C;B球质量mB=0.6kg,带电量QB=8×10-4 C,两球之间距离L=3m,静电力恒量k=9×109N·m2/C2。则A球在B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N/C,同时释放两球,释放瞬间A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5、如图A.所示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滑动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b.所示。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 电源内阻r= Ω,电源电动势E= V。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水平轨道固定放置,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为L。小车上固定一宽度为d的挡光片,在重物的牵引下,小车从轨道左端开始向右加速运动。
(1)实验中,光电门1、2记录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 , 则小车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大小为 。
(2)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
(3)为了研究在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多次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操作,获得多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数据,用这些数据绘出的图像可能是
2、如图A.是用“DIS描绘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
(1)在平整木板上铺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 纸。
(2)实验时,当两只探针如图B.放置时,对应计算机实验界面显示如图C.,则此时两只探针对应的点在 (选填“同一条”或“不同的”)等势线上。
(3)若想描绘匀强电场中某平面上的等势线,应如何改进电极并如何放置?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足够长的竖直光滑直杆固定在地面上,底部套有一个小环。在恒力F作用下,小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F与直杆的夹角为60°,大小为小环重力的4倍。1s末撤去F。取地面为零势能面。(g取10m/s2)求:
(1)1s末小环的速度大小;
(2)小环沿杆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等于势能的所有位置离地面高度。
2、如图,固定的水平光滑平行轨道左端接有一个R=2Ω的定值电阻,右端与竖直面内的
圆弧形光滑金属轨道NP、N′P′平滑连接于N、N′点,两圆弧轨道的半径均为r=0.5m,水平轨道间距L=1m,矩形MNN′M′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宽度d=1m。质量m=0.2kg,电阻R0=0.5Ω的导体棒ab从水平轨道上距磁场左边界s处,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导体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轨道垂直并接触良好,进入磁场后做匀速运动,当运动至NN′时撤去F,导体棒能运动到的最高点距水平轨道的高度h=1.25m。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力F的大小及s的大小;
(2)若其他条件不变,导体棒运动至MM′时撤去F,导体棒运动到NN′时速度为
m/s。

①请分析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②将 圆弧轨道补为光滑半圆弧轨道,请分析说明导体棒能否运动到半圆轨道最高点;
③求导体棒在磁场区域运动过程中,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